缙云仙都举行公祭轩辕黄帝大典
观察记者 戚永晔
世上原没有缙云这个地方。
“缙云”的本意是上古时代的一个氏族。
缙云氏的称呼最早见于《左传》文公十八年。谓:“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聚敛积实,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
《集解》也说:“缙云氏,姜姓也,炎帝之苗裔,当黄帝时任缙云之官也。”
无数的文献记载说明:“缙云”这个部族,或者部族里的某位长者,与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黄帝在缙云鼎湖峰飞升的故事,也就成了有真实历史影子的传说。
至今,在缙云还保存着很多轩辕黄帝飞升后留下的遗迹,比如鼎湖、行宫(东晋时建为“黄帝祠宇”)、黄帝炼丹处等等。
所以,在缙云这个南方黄帝文化的中心举行公祭黄帝大典,就有了别样的意义。
苍松千丛迎赤子,心香一柱祭轩辕。戊子(2008)年10月7日上午,5000名华夏儿女云集缙云仙都黄帝祠,公祭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轩辕黄帝,文化寻根感动众人。
本次民祭黄帝大典的祭祀活动采用“ 礼”(古代最高的礼祭)的规格,以传统与现代、礼与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整个仪程分为击鼓撞钟、敬上高香、敬献花篮、主祭就位、敬献供品、敬献美酒、恭读祭文、行鞠躬礼、乐舞告祭等九项内容。丽水市、缙云县的主要领导和各界知名人士、企业家主持和主祭了整场活动
上午9时50分,寓意黄帝“九五之尊、至高至上”的时刻,本次典礼司仪、缙云县政协主席杨大平宣布民祭大典正式开始。龙的传人面对黄帝像静静肃立,鼓声雄浑,钟声深沉,庄严肃穆中透着海内外炎黄子孙对轩辕黄帝的无限崇敬。击鼓34响,代表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撞钟15响,代表全世界15亿炎黄子孙。
缙云祭祀黄帝活动的最早记载可以追溯到西汉初年。上古时期,江南一带的人民祭拜黄帝,都在仙都苍龙峡口的鼎湖峰脚下。东晋在此建造了缙云堂。唐天宝七年(748年)唐明皇李隆基下旨敕改缙云山为仙都山,缙云堂为黄帝祠宇。时任缙云县令的著名小篆书法家李阳冰亲撰“黄帝祠宇”碑,一直保存至今。从此,祭祀黄帝“北陵南祠”的格局开始形成,每年重阳节在黄帝祠宇官民共祭。现尚留存唐建中年代节度判官李季贞《仙都山铭》、户部郎中张鹭《仙都山铭》、殿中侍御史书韦《仙都山铭》等三篇祭文。
1998年,在缙云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重视下,重建了盛唐风貌的黄帝祠宇,恢复了“北陵南祠”的格局。迄今已举行祭祀黄帝典礼18次,每年均举行隆重的重阳节公祭与清明节民祭活动。现黄帝祠宇成为中国南部朝拜黄帝、寻根问祖的重要场所。2008年1月,缙云仙都(“轩辕氏祭典”活动)被认定为首批浙江省民俗传统节日保护基地。
此外,缙云的人文月底蕴和教育水平也很突出,良好的环境培养了勤学的民风,勤学的民风又反过来滋润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因此,历代文人墨客都流连此地。晋宋文坛领袖,我国山水诗的奠基人谢灵运游缙云山后,在《名山记》中曰:“缙云山旁有孤石,屹然干云,高二百丈,三面临水。周围一百六十丈;顶有湖生莲花,有岩相近名步虚,远而望之,低于步虚,近而视之,步虚居其下……古老云:黄帝炼丹于此。”唐及以后的历代文宗巨匠李白、白居易、沈括、朱熹、范成大、王十朋、汤显祖、徐霞客、陈子龙、朱彝尊、袁枚等均留下了赞美仙都与歌颂黄帝的诗篇,其中有不少诗作已成为千古绝唱,如白居易的《缙云山鼎湖》诗:“黄帝旌旗去不回,片云孤石独崔嵬。有时风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点来。”至今,缙云仍是浙南教育强县。
浙江缙云县仙都不仅自然风光秀丽诱人,也有不少关于始祖黄帝传说遗迹,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更全面地开发、利用这部分历史文化资源,不仅能吸引中华儿女们到此拜谒始祖,领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之源,而且还能激发人们的民族自尊自豪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