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广州10月16日电 题:广东揭阳关心支持部队海训演练活动记事
黄彬国、刘永昶
广东揭阳环山临海,地形复杂、气候多变,一直是部队锤炼精兵的好战场。5年来,广州军区部队多批次近10万官兵在这里驻训、演练。
揭阳市委、市政府广泛调动社会力量,把拥军热情化为关心支持部队驻训的具体行动。
“部队的需要就是我们的任务” 自2002年开始,广州军区部队每年从四面八方开赴海边驻训、演练。部队进驻后,训练场地、住宿用水等,一切都需要当地政府的支持和配合。
揭阳经济基础十分薄弱,一些县(市)至今还戴着省级、国家级的“贫困帽子”。然而揭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不推诿、不躲避,达成了掷地有声的共识:部队的需要就是我们的任务!
2007年8月,广州军区某部官兵到惠来县驻训,县里领导特批正准备剪彩使用的某港口管理局办公楼给部队使用。不久,部队又遇到用水难题,县里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为驻训点全部接通了自来水。
2006年7月,某合同演练前夕,普宁市的三沛桥被洪水冲垮,严重影响某新型装备的输送。接到情况通报后,当地领导马上亲自督阵,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加班加点,提前1周就建成两座符合通行能力标准的钢轨桥,确保了演练如期进行。
几年来,揭阳市在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累计投入近500万元用于保障部队训练。只要部队进驻,主要党政领导都要到实地去办一次公,看看官兵还有哪些困难没有解决;部队回撤时,党委班子成员都要去送一送,问问官兵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还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
支持国防算大账 吴文炳是位退伍近30年的老兵,始终对部队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
2006年,他在一个港口修建了一栋八层楼的宾馆。宾馆即将开业时,恰逢部队前来驻训。他看到官兵们条件艰苦,风餐露宿,就主动找到部队领导提出把宾馆让给官兵使用。当部队给他钱时,他拒绝了。有人不理解,他却说:“我们做生意,不能只算小账,打自己的"小算盘",要会算大账。支持国防就是大账。”
在揭阳,会算“大账”的又何止吴文炳一人?
2006年8月,某部近千名官兵风尘仆仆地赶到惠来县驻训时,却遇上了一件“挠头事”。驻训点附近是一家公司投资的大型装载码头和一个海滨浴场,别的地方又没法展开训练。不得已,部队领导只好硬着头皮与公司经理李楚权和浴场经理黄宏鹏洽谈,打算高价租用这两个场地。谁知,这两位经理一听说是部队训练要用,当场拍板:部队什么时候用,浴场和码头就什么时候配合,全力保障官兵的海训和演练。
部队驻训1个多月,大部分训练课目都在这两个场地进行。细心人算了一笔账:浴场和码头每停业一天,就要损失近万元!
一次,某师在普宁市两个镇进行演练,损坏了村民的水果园和农作物。部队提出赔偿时,村民们不仅分文不收,还送上鸡蛋和水果慰问参演官兵。
拥军传统源远流长 在揭阳,军爱民、民拥军的优良传统源远流长。战争年代,揭阳人民就与子弟兵结下了牢不可破的血肉情缘。如今,时代在变,环境在变,揭阳人民拥军支前的传统没有变,军民一家亲的观念深深扎根于揭阳的山山水水。
部队进驻,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当地居民的工作和生活。但揭阳人民从无怨言,而以能为部队、为官兵服务为荣。他们都有一个朴素的信念:子弟兵练兵是为保家卫国,保护人民的幸福生活,能够为子弟兵做点事,哪怕是送上一口水,心里就特别高兴。
一次,某部队驻训时动用的武器装备多,管理难度大。惠来县一个叫方世达的村主任闻讯后,主动带领8名治安员昼夜轮流在官兵的驻训点和住处附近巡逻、放哨,与官兵们一起看管车辆、物资和装备。为了让驻训官兵用上淡水,村民们还自发组织到驻训点为官兵们打水井。部队驻训点附近的10多位大妈、大嫂在村妇女主任方珠的组织下,每天都坚持到驻训点为官兵拆洗、缝补衣服。
据不完全统计,以惠来县为例,在2007年部队海训期间,300多户居民将自己的房子腾给驻训官兵;有500多位村民先后为部队训练当向导、维护治安;有600多户人家为驻训官兵送过猪肉、鸡蛋、鱼、茶水、米、油和蔬菜等。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