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粮食储备总量较国际平均水平高出一倍
·我国的大米价格只有国际市场价格的1/4,面粉价格也比国际市场价格低近20
%近年来,全球粮食供应紧张局势愈演愈烈,多个国家面临粮食危机,为我国的粮食安全敲响了警钟。
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吃饭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粮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粮食安全问题事关国家稳定的全局。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目前我国粮食安全有了较好的保障,但粮食安全的隐患仍然存在。积极探索适合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战略,确保粮食安全不出任何闪失,仍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巩固粮食安全基础
2008年,我国夏粮获得连续第五年丰收,产量较上年增加60亿斤,全年粮食增产势头良好,粮库储备量充足,保障了国内粮食市场基本稳定。据了解,今年粮食总产量预计可保持在5亿吨左右,全国粮食储备总量也将保持在1.5—2亿吨,较国际平均水平高出一倍。
但是,我们在调研中也深刻体会到,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仍面临着耕地和水资源短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科技支撑力量不强等重要问题的制约。我们考察了地处三江平原腹地的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那里土壤肥沃,自然资源条件良好,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但佳木斯农业基础建设薄弱、农业科技推广力度不足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比如,全市15个沿江排灌站中有12个年久失修,130条河流中有116条中小河流尚无控制性工程,70%农田面临旱灾威胁。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粮食安全的基础。储粮于仓不如储粮于地,切实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了粮食生产安全,才能支撑整体粮食安全目标的实现。为此,我们建议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战略部署,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继续研究制订有关扶持政策、整合财政支农资金,进一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夯实农田生产基础。同时,在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推动我国粮食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二、积极应对国际资本投机粮食市场,筑牢粮食安全堤坝
与国际粮食市场价格相比,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粮价的洼地。截至今年5月,我国的大米价格只有国际市场价格的1/4,面粉价格也比国际市场价格低近20%。巨大的消费能力、低廉的成本和丰厚的获利空间,使我国的粮食市场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国际热钱的追逐。一段时间以来,国际资本主要介入商品市场,通过购买粮食期货,或将低价购买的粮食出口到欧洲等地,从中获利。但是,随着粮食危机的升级,国际资本进一步加强了对我国农业的渗透,他们进入面粉、大米加工业,进入食品加工和食品制造业,甚至利用土地股份化和农民破产的时机收购、租用农耕地,进行长期投资。我们了解了这样一组数据和案例:一是我国最大的93家大豆压榨(炼油)厂中,约60%都已经被外资控制,控制产能达85%;二是河南双汇这个中国最大的屠宰及肉制品加工公司已由美国高盛集团控股;三是美国和新加坡合资的益海集团,在国内直接控股的粮油加工工厂和贸易公司已达38家,工厂遍及12个省市。
我们需要清醒地意识到,国际资本的大举渗透,在我国粮食生产、加工和流通领域的迅速扩张,不仅从我国粮食市场获取了高额的利润,还将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此,我们建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严防我国粮食命脉受到国际资本的控制。首先,密切关注国际热钱流向,根据农业发展的实际和粮食安全的需要,制定农业以及相关产业、企业外资兼并、入股办法,加强管理。同时,在粮食生产的上下游培植国有控股企业,发展国有大粮商和种子、农药、化肥等行业的国有控股龙头企业,并参照国际市场价格,适当提高粮食收购价格,通过稳定生产成本和价格,发挥稳定粮食市场的主导作用。此外,还要进一步加强对粮食期货市场的监管,防止出现过度交易现象,强化对中央及地方专项粮食储备部门之外的粮食购销、加工企业的库存和销售价格的管理,防止非国家储备库之外的任何企业、个人大量囤积粮食,打击粮食投机活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来源:人民网-中国政协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