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料图:“经营之神”王永庆 |
新华社电 台湾著名企业家、台塑集团创办人王永庆于美国东部时间15日凌晨在美国去世。
台塑集团发布的新闻稿说,王永庆11日赴美视察业务,15日凌晨在睡眠中辞世。
祖籍福建安溪的王永庆1917年1月出生于台北,早年家境清贫,15岁小学毕业后开始做学徒工,16岁时利用父亲所借的资金开了一家米店,之后又经营过碾米厂、砖瓦厂、木材行等,1954年创办台湾塑胶公司。
|
经过50余年发展,台塑集团现已成为台湾最大的民营企业集团,资产总额约2.5万亿元新台币,旗下计有30多家分公司和海外公司,员工总数近10万名。台塑集团在台湾企业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台湾石化工业乃至整体经济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王永庆本人也被台湾媒体誉为“经营之神”。
对于王永庆的去世,岛内各界纷纷表示惋惜。台湾当局领导人的副手萧万长说,王永庆虽然已离开人世,但他一生努力打拼的事迹,以及对台湾的贡献,仍常在人们的心中。台湾工业总会理事长陈武雄表示,王永庆是一位值得敬佩的经营者,他的过世对台湾来说是一种损失。
王永庆生前一直心系两岸经贸交流。近年来他多次表示,两岸交流速度应该加快,交流的范围也需要进一步扩大。台塑集团在大陆各地兴建了多家企业,投资领域以石油化工、塑胶工业为主。
王永庆还热心公益事业,他提出要在大陆各地援建1万所小学,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中。王永庆在大陆设立的“长庚奖学金”,也使不少学子身受其惠。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台塑集团迅速捐款1亿元人民币,充分体现了“同胞爱、手足情”。
从小老板到塑料大王
王永庆传奇
王永庆(1917年1月18日-2008年10月15日),祖籍福建泉州安溪。出生于台北县新店直潭,是台湾著名的企业家,台塑集团之创办人,其父为王长庚。
根据资料,王永庆15岁小学毕业后,先到茶园当杂工,后来又到一间米店当学徒。16岁时用父亲所借的200元自己开办了一家米店,之后又经营过碾米厂、砖瓦厂、木材行、生产PVC塑料粉等等,1954年筹资创办了台塑公司。
依据《福布斯》杂志2004年的统计资料,台塑的王永庆和鸿海集团的郭台铭,以身价都是28亿美元并列台湾第一富豪,世界排名188名。事实上,王永庆最大的财产是在美国。但一般认为王永庆个人财富被严重低估,其在全球财富排名应该在95名之前。2005年台塑集团获利近70亿美金(2400亿新台币),2006年5月台塑集团市值高达1.8兆新台币,王永庆个人财产54亿美元。
2006年6月5日王永庆以90岁高龄正式宣布交棒,由其胞弟王永在的长子王文渊担任集团行政中心总裁,王永庆女儿王瑞华出任集团行政中心副总裁,台塑集团正式步入二代经营。
2008年5月四川大地震,王永庆的公司台塑集团为了赈灾,慷慨解囊1亿元人民币来协助四川成都与汶川等地区的震后重建工作。
2008年6月,福布斯公布王永庆身价为68亿美元,位居台湾第二。
王永庆16岁开米店,几年下来,米店生意越来越火,王永庆筹办了一家碾米厂,同时完成了个人资本的原始积累。从那个时候起,王永庆的命运发生了变化。
上世纪50年代初,台湾“工业局”推出一系列工业发展计划,其中包括利用美国援助兴建石化工业基本原料聚氯乙烯。时年38岁的王永庆大胆接手了当时这一无人看好的项目,成立了台湾塑料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之后,在塑料领域大获成功的王永庆先后成立了南亚塑料工厂、台湾化学纤维工业公司等一大批企业。
目前,台塑集团经营范围十分广泛,包括炼油、石化原料、塑料加工、纤维、纺织、电子材料、半导体、汽车、发电、机械、运输、生物科技、教育与医疗事业等。尤其是在石化工业领域,建立起从原油进口、运输、冶炼、裂解、加工制造到成品油零售等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这在台湾是独一无二的企业集团。台塑集团下辖9个公司、员工总数超过10万。
尽管王永庆退休后不再过问集团的具体经营事务,但仍是集团与主要企业的董事长,是台塑集团幕后的舵手与精神领袖。
据中财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