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关闭
10月5日至10日,由“哈尔滨”号导弹驱逐舰和“洛阳”号导弹护卫舰组成的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在北海舰队副司令员张盘洪少将率领下,对韩国釜山进行了友好访问,并参加了庆祝韩国海军建立60周年国际舰队检阅活动。
国际舰队检阅是海军特有的海上礼仪活动,是各国海军友好交往的独特方式。此次共有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尼西亚、印度、新加坡、泰国11国海军的21艘舰船参加检阅。特别是美国海军,派出一个强大的航母战斗群,由美海军第70航母打击大队长官理查德·莱恩少将亲自指挥,受阅舰艇主要包括“乔治·华盛顿”号航空母舰、“考朋斯”号导弹巡洋舰、“麦肯恩”号和“麦克坎贝尔”号导弹驱逐舰,还有攻击型核潜艇“布法罗”号等。
作为中国海军7人观摩小组成员之一,记者全程参与了此次国际海军多边交流活动,其中最难忘的,当数夜“闯”美国航母。
“抱歉,我没有接到允许中国军人登舰参观的通知” 10月7日,当地时间15时,韩国釜山港外附近海域,由11个国家的21艘各型舰船组成的国际舰队,由南向北排成一字长阵。韩国总统李明博和夫人乘坐韩海军“世宗大王”号导弹驱逐舰检阅了国际舰队。率团参加第11届“西太平洋海军论坛”的中国海军代表团团长、北海舰队司令员田中少将,和其他32国海军代表团团长也一起参加了检阅。
国际舰队访问期间,韩国第二大城市釜山俨然成为一座国际“海军城”,各国舰艇对韩国民众开放,人们纷纷涌到港口看军舰。在一片熙熙攘攘的欢乐气氛中,唯独美国军舰戒备森严,“华盛顿”号航母独踞军港一隅,老远就拉起警戒线、设立警戒哨,摆出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架势。
10月7日晚,我编队接到韩方联络官通知:“美国航母明日对公众开放,可以组织参观。”这消息多少让人感到有些意外和兴奋。次日原计划安排外出观光、购物,可我们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外出,争着要去看航母。
8日上午9时,我们兴冲冲赶到警戒哨前,却被身穿迷彩服、端着冲锋枪的哨兵拦住去路。翻译官小费上前交涉,可人家一耸肩:“抱歉,我没有接到允许中国军人登舰参观的通知。”
乘兴而去,败兴而归。尽管吃了“闭门羹”,我们还是抱着希望,耐着性子,眼巴巴地等待。但最终韩方联络官的答复让人大失所望:“"华盛顿"号没有对贵军开放的计划,是我们的人搞错了,对不起!”
没看成航母,又耽误外出,大家心里多少有些遗憾,有人愤愤不平。也难怪,就在上午,我编队两舰还曾友好接待了10多名美舰官兵参观。这期间,一名黑人女水兵突然在“哈尔滨”舰舷梯边晕厥。军医老孟闻讯赶来,诊断为低血糖,舰上立即给她端来热咖啡,还拿来几块巧克力,女水兵这才缓过神来。
入夜,釜山军港灯火通明,各国舰艇挂满旗、亮满灯,把军港打扮得流光溢彩,我编队在“哈尔滨”舰后甲板举行冷餐会。
这时,有人发现冷餐会上有两位美国军官。上前一问,其中的高个子军官居然会说中国话,他用“美式普通话”自我介绍:“我是爱德华上尉,从你们对面的"华盛顿"号航母上来,我去过你们中国的香港。”大家一听,纷纷上前和他攀谈,仿佛忘记了吃“闭门羹”的不快,轮流向他俩敬酒。
“我们是中国海军,应邀来参加你们的甲板招待会” 晚9时,各国水兵陆续散去。这时,不知谁嘟囔了一句:“美国人可以参加我们甲板招待会,为什么我们不去美国航母参加招待会?!”于是振臂一呼,一群人直奔美国航母而去。
到了警戒哨,照例被荷枪实弹的哨兵拦下。一位驻韩美军女联络官出现在我们面前,翻译官小费说:“我们是中国海军,应邀来参加你们的甲板招待会。”那位女联络官随即对我们做了个“请进”的手势,哨兵持枪敬礼,欢迎通过。
从警戒哨到航母,大约300米距离。路上,碰到两个美国水兵,大老远就举手向我们敬礼。美军官兵等级分明,大概是看到我们的军衔袖章,便按例向“长官”敬礼,而不管我们是“美国长官”还是“中国长官”,这种军人素养令人起敬,大家不由得对美国士兵多了一份好感。
不一会,到了航母靠泊码头,仰头一望,巨大的、带着斜度的舰体仿佛向我们压了过来。码头和舰体之间,有两架三层舷梯。登上舷梯,进门处有一名值更官,动作很“酷”地向我们敬礼。还礼通过,便进入了航母的钢铁巨腹。看样子,这是一个机库,足有一个半足球场大小,两侧各摆着一架“大黄蜂”战斗机,供来宾拍照。因为甲板招待会已近尾声,现场只有数十名官兵,手里拿着啤酒饮料,很随意地交谈、干杯。看着装,他们中有韩国人、日本人和加拿大人,但最多的还是美国官兵。别看他们在同一艘航母服役,可这个庞然大物上有6000多名官兵呢,有些人几年都未必能够碰一次面。
海军是国际性军种,官兵经常有机会出国访问,甚至环球航行、周游世界,可谓见多识广,因此有“天下海军是一家”之说。我们也不客气和生分,喝着美国“蓝带”啤酒,在“大黄蜂”战斗机前拍照留念。一些美国军官好奇地用英语问我:“中国人?”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们大都显得很友好,主动要求合影。我们中有位高级军官,曾经访问过美国夏威夷,登上过“尼米兹”号航母,恰好“华盛顿”号航母是“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便有了共同语言。在航母上,我们又碰见爱德华上尉。熟人相见,分外亲热,他顺理成章地当起了我们的“义务翻译官”。
“哈利舰长邀请你们到航母飞行甲板上参观” 航母上来了一群中国军官的消息,很快惊动了“华盛顿”号航空母舰舰长约翰·哈利上校。这位来自美国得克萨斯州的航母舰长闻讯赶来,热情地和我们握手,嘴里不停地用英语说“欢迎”。
握过手,哈利上校引导我们来到一个巨大的舵轮前面拍照。他说:“这是美国航母的象征,上"华盛顿"的人都会在这里拍照留念。”舵轮是木制的,手工并不精致,后上方悬挂着华盛顿总统头像,地上铺着地毯。我们一一在此照了相。这期间,哈利舰长对爱德华上尉说了些什么。过了一会儿,上尉对我们说:“哈利舰长邀请你们到航母飞行甲板上参观。”
哈利舰长亲自陪同我们进入航母内部舷梯,盘旋着拾级而上。通道非常干净,简直一尘不染。“这是专供舰长和编队长官通行的通道。”爱德华上尉说,“在航母上,军官和士兵不能走同一通道。”
穿越一条条通道、一扇扇水密门,大概爬了四五层的样子,我们终于登上了飞行甲板。虽然是夜间,仍能看见甲板上停满各型作战飞机,翅膀折叠着摆放在一起,有点杂乱无章的感觉。“大黄蜂”攻击机、“熊猫”战斗机、“鹰眼”预警机、“海盗”反潜飞机、“徘徊者”电子战飞机……这些大名鼎鼎的作战飞机,在有美国人参与的每一场现代战争中,曾经出尽风头,眼下就静静地摆在我们眼前。
“这是我的飞机,你们可以拍照。”哈利舰长指着一架“鹰眼”预警机说。爱德华介绍,哈利舰长是飞行员出身,他的飞机一般是不让外人接近的。等照完相,哈利舰长礼貌地与我们告别,由爱德华陪同我们继续参观。不知什么时候,我们身边多了几名美国水兵,他们引导我们参观,给我们讲解,回答我们的提问。
“你们一定要在"73"前面拍张照片” 不知不觉,已是晚上10点多。爱德华上尉说:“不好意思,这个时间我们的舰员应该睡觉了。”他边说边双掌合拢放在耳边,做出一个睡觉的动作。他提议:“你们一定要在"73"前面拍张照片,这样别人一看就知道你登上过"华盛顿"号航母。”
“73”是“华盛顿”号航母的舷号,位于航母上层平台侧面,四周装饰有彩灯,缤纷闪烁。我们以此为背景,留下了自己登临“华盛顿”号航母的佐证。
原路返回至舷梯口,舰长哈利上校亲自给我们送行,主动与每个人握手道别。离舰时,那个酷酷的值更官再次向我们举手敬礼。
带着夜“闯”美国航母成功后的喜悦和兴奋,我们一路说笑着返回“哈尔滨”舰,到达警戒哨时,蓦然发现爱德华上尉仍在一路相送,心里顿时生出几分感动。
客观地说,除了装备先进,或许,我们应该向美国海军同行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譬如他们的从容和自信、他们的开放和包容、他们的礼节和素养……
我想,美国军人之所以尊重我们,是源于我们综合国力的不断壮大和海上作战能力的不断提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我们大国崛起、民族复兴,中国军人必将赢得世界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