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桥危机呈现险峻“草筐模式”
⊙本报记者 李娟
在气象法规中,“黑色信号”是台风预警和防御的最高级别,其含义为热带气旋将在未来12小时内在本地或附近登陆,平均风力12级或以上,需要进入特别紧急防风状态。
记者在绍兴当地采访的三日两夜里,深切感受到“柯桥危机”背后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在绍兴当地属于较大规模的企业,依靠向银行借款维持规模的高速扩张,进行大量的基本建设投入,市场充足的流动性为其提供了发展的机会。但是,宏观调控坚决收缩信贷市场之后,流动性大幅降低,这些昔日高速扩张的企业几乎一夜之间就陷入了困境。为了维持已经泥足深陷的投资项目,这些企业就开始进行民间融资,采取的方式,或者是连环担保,或者是高利贷,拆借利率高到令人咋舌的地步。
尤其令人忧心的是,不仅仅是单体企业内部资金链条环环相扣,而且行业、地区之间横向和纵向的众多企业又构成一个“网状”的资金链条结构。数月来,记者在长三角制造业比较发达的地区采访中发现,一定地域内企业间甚至可以是“筐”状的捆绑式债务结构,横向、纵向、立体发展,几乎能够想到的融资办法,都想到了并且去做了。但是,其中只要有一个环节断裂,企业所依赖的商业模式几乎在瞬间就变成了四面漏风的“草筐”。尤其严重的是,一个“草筐”的命运联着若干个“草筐”,于是就造成了连锁反应,大量企业由于不能偿还短期债务而陷入倒闭破产的境地。
从企业来说,没能充分预见到原材料和人力成本飞速上涨、出口形势严峻、人民币大幅升值、融资日益艰难、出口退税率下调等宏观面因素变动的影响,从而不能未雨绸缪进行收缩,当然是陷入困境的一个直接原因。很多外向型制造企业、代工企业本来就是负重前行。而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也许是职工的工资,也许就是一笔到期的高利贷。
有观察者据此认为,江龙控股和华联三鑫的危机,主要责任显然应该归咎于其本身。记者采访过的一位经济学家则直言不讳地指出,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着的漏洞,有关部门为把企业做大而推波助澜的行为,也是深层次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