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张上海某高校在校大学生开着法拉利跑车到校上课的照片在网上广为流传,并引起各方议论。
开车上学并非少见 据拍摄者在某网站发帖称,这辆法拉利一开进校园,就吸引了不少人前来看热闹。两个学生下车后迅速跑进一间教室上课去了。
有网友跟帖说,根据照片场景推测,拍摄地点应该是沪上某著名高校内,然而当记者向该校保卫部门求证时,有关负责人当即否认,因为他们在闻悉此事后,已经查阅了门卫记录和治安录像,并未发现有该车牌号的红色法拉利驶入校园。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如今本科生、高职生开车上学并非少见,车型有QQ、桑车,甚至也有宝马。但像这张引起各方议论的照片所拍摄到的红色法拉利,还极为罕见。
驾车一族女生居多 家住桂林路的上海交通大学大四学生小范,每周都会驾着自家的福特车去学校。她说坐公交车去上学至少要一个半小时,而开车只要半个小时,“开车上学主要还是为方便,而不是摆谱”。同样出于节省时间而选择驾车上学的上海大学大三学生小江说,自己周围就有好些同学是开车族,而且以女生为多,车型也各异。“每个同学家庭经济条件不同,差异很大,所以开不开车其实并没什么好议论的。”
对于大学生开车上学,许多无车族大学生表现得十分宽容与理解。复旦大学大四学生小王说,如果校园内车位足够,而且家里也有条件买车,她也会乐意尝试。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小麦同学则认为,大学生毕竟没有固定的独立收入来源,开名车不合适。
大学生活提倡俭朴 据了解,目前国内高校的管理条例中并没有不准大学生开车进校的明文规定。但校方及教师则大多表示,还是应当倡导大学生过俭朴生活,不提倡有车族成为校园时尚。华东师范大学周老师说,开车上学属于高消费行为,与大学生的经济能力与地位并不相称。而且校园里停车困难,学生车辆增多,给管理带来难题。
上海交大人文学院施索华老师说,从个体角度来说,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价值观;但放到社会大环境、尤其在校园的特定环境中,开车甚至是开名车出入校园,这种行为其实带有一种暗示———“用自己的幸福来暗示他人的不幸”。尽管这样的暗示并非开车者的本意,但多少会在广大学生中造成一些不和谐的色彩。(记者王蔚实习生徐枫) (来源:新民网-新民晚报)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