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广州10月18日电 (记者王攀陈先锋)正在广州参加第104届广交会的部分中国参展企业和来自海外的一些采购商向记者表示,本届到会的海外采购商人数比起前两届有较明显下降,这既有广交会会期延长、展览内容彻底改革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正在加剧,今年下半年乃至明年中国对外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作为中国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成交效果最好的对外出口平台,广交会一直被视为中国外贸的风向标和晴雨表。据大会组织方介绍,截至16日晚,开幕两天内共有54402名海外采购商向大会报到,其中亚洲29624名,欧洲10403名。
记者发现,同今年春季举行的第103届广交会相比,到会客商确实有较大幅度下滑。第103届广交会的到会客商总数和亚洲、欧洲人数分别为73790名、37790名和13360名。
本届广交会展期和展览内容已经进行重大改革,使得针对纺织品和医药保健品的大批海外采购商都会延迟到11月初抵达广交会,因此到会客商数的下降也在情理之中。
此外,由于今年参展规模大幅度扩大,也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采购商的浓度,进而导致部分企业感觉到冷清。据统计,104届广交会共有22341家境内外企业参展,比上届增加19%;展览总面积111.5万平方米,比上届增加31%。
然而,尽管会期调整的客观影响不容忽视,但在规模已经位居世界首位的广交会琶洲新展馆里,不少家电、五金、化工等工业类企业纷纷反映欧美客商人数在减少,今年下半年乃至明年中国的出口已经感受到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皇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的经理徐伟是多年的老广交,他告诉记者,今年的客人比往届少了些,尤其是欧美客商少了,“这里多是来自与中国并称"金砖四国"的采购商,俄罗斯、巴西、印度等这些新兴国家已经成为广交会上外商采购的主流。”
世界第一大以纺织品、轻工产品为主的全球性的邮购公司——德国欧图国际公司采购商贝瑞·索托拉说,他能感觉到本次国外的采购商有明显减少。这也是全球经济环境恶化的必然结果。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日前在广交会上表示,国内外形势发展出现许多新的不确定因素。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尚未结束,不可避免会对实体经济造成影响,甚至引发全球经济衰退或经济危机,对中国出口可能造成较大影响,需要高度警觉。
他同时指出,从国内情况看,中国总体经济形势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但在多项出口指标增速同比回落的情况下,广交会作为一般贸易出口的风向标,在缓解出口企业困难方面作用将更加凸显。
他说,在努力促进成交,确保出口平稳增长的同时,主管部门将认真开展调研工作,努力破解商务发展难题。深入调研,为下半年乃至明年外经贸政策的制定提出有预见性的分析。
(责任编辑:廖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