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波翀
就在各国央行纷纷展开大规模“救市”行动之际,我国政府一再重申由次贷危机演化而成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并不大,中国有能力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央行也在9月份金融运行情况报告中强调,年初以来,央行采取综合措施,灵活审慎地把握金融调控的重点、节奏和力度,维护总量平衡,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货币环境。
央行对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比较乐观,依据大致有以下几点:其一,国内金融机构整体经营比较稳健。从公布业绩预增公告的上市商业银行来看,前三季度业绩基本上同比增长均在50%以上。且上半年银行大部分实现了不良率和不良余额的双降,次贷危机向国内金融机构蔓延的路径并不存在。其二,月度贸易顺差再创历史新高。海关数据显示,继8月份实现贸易顺差286.9亿美元之后,9月份贸易顺差继续攀升至293亿美元,再次刷新了月度贸易顺差的历史记录。其三,贷款投放开始加速。下半年以来,央行逐步放松了对贷款额度的控制,且先后两次下调贷款基准利率。1~9月份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3.48万亿元,同比多增1201亿元。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745亿元,同比多增910亿元。据此推算,全年可投放贷款约4.6万亿元,较去年底央行核定的额度多增1万亿元。
然而,我国宏观经济尚存不少隐忧,而且极有可能在四季度爆发。首先,贸易顺差并非真实反映经济增长的强劲需求。1-9月份,受次贷危机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出口增速已显著低于进口6.7个百分点,而随着危机的进一步深化,外需回落的趋势还将延续下去。对比近两个月的对外贸易数据,不难发现,正是因为内需的快速回落才导致了贸易顺差的异常增长。8月份出口同比增长21.1%,较上月回落5.8个百分点;进口同比增长22.9%,较上月回落10.7个百分点。9月份进口同比增速进一步回落至21.3%,出口同比增速则较上月反弹0.4个百分点,由此,贸易顺差再创新高也不足为奇。
其次,M1环比下滑预示企业资金链极为紧张。央行数据显示,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5.29%,比上月末低0.7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长9.43%,比上月末低2.05个百分点。前者是2005年5月以来最低增速,后者则是1998年6月以来的低点。环比分析表明,M2较上月增长0.39万亿元,M1却较上月下滑0.13万亿元。一般来讲,M1的环比下滑主要出现在春节长假及五一黄金周,企业将闲散资金转存七天通知存款,才导致了M1的环比下滑。然而,9月份M1的环比下滑,却不仅仅是上述原因。1-9月份,居民户存款同比多增2.49万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存款同比少增6951亿元。不难看出,即便是在贷款投放加速的背景下,企业资金链依然十分紧张。
最后,热钱流入极有可能逆转。众所周知,除了通过FDI、贸易顺差等形式流入的外汇资金,大部分被归于热钱范畴。不管外资来源如何,均可转化为投资,并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从9月份数据来看,外汇储备仅增加214亿美元,较FDI及贸易顺差之和低146亿美元。除了企业和居民因人民币升值预期放缓因素,而主动选择持有外汇外,热钱的流出也是不容忽视的力量。究其原因,热钱流出自救的可能性较大,也不排除对我国宏观经济预期恶化而采取的主动避险行为。一旦热钱流入逆转,对未来投资的增长明显具有负面影响。
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经济增长的前景并不十分乐观。发电量同比增速已连续四个月低于10%,交通运输量也已下滑,均表明经济基本面正面临考验。钢材价格的暴跌,以及铁矿石现货价格与协议价格七年来的首次倒挂,无不预示着下游需求正急速回落。且海关公布的初级产品进口数据显示,进口的同比大幅增长主要为价格推动。前9个月,我国进口初级产品2942亿美元,增长69.5%。其中,主要品种铁矿砂、原油、成品油、大豆的价格涨幅均在70%以上。随着原油期货价格跌至10月17日的69.85美元/桶,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必然在未来有效压缩进口,贸易顺差继续在高位运行的可能性较大。
因此,我们不应为宏观经济数据蒙蔽双眼,更应该看清数据背后隐含的趋势及动因,防患于未然总比事后补救来得容易。可以预计,如果不采取更为有效的“救市”措施,四季度及明年一季度实体经济受损的概率极大。眼下,各国央行均忙于救市之举,我们此时不救,更待何时呢?
(责任编辑:刘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