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趋紧和节能减排双重重压之下,新的可再生能源受到无比青睐。相对价格偏高的太阳能发电和已经接近饱和的水电资源,风力发电(下称“风电”)成为最受追捧的“宠儿”。
近几年来,风电更像一股持续不断的“旋风”,从东南沿海到广袤的北方内陆,一座座风力发电厂拔地而起,风力发电成为了近几年发展最为迅速的可再生能源,开始从“补充能源”朝“战略替代能源”的方向发展。
然而,在这种“井喷式”发展背后,风电产业的忧隐已逐渐显现。“国有大型开发商和地方政府只希望增加风电装机容量,没有考虑风资源是否充足。风电市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政治意愿和强制性市场份额政策,但是却忽略了发电量。”中国风能协会秘书长秦海岩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而同样在风电整机制造市场,国产化也刚刚开始艰难举步。风电大省和大开发商频频亮相“从当前我国风电发展的形势看,今年上半年的风电装机容量已超过600万千瓦,国家提出的2010年完成风电目标在今年底就能实现。”秦海岩日前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事实上,近年来,风电发展一路“快马加鞭”,尤其2006年实施《可再生能源法》后,连续两年的增长速度超过100%。2007年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约为590万千瓦,是2006年累计装机容量260万千瓦的两倍多。仅次于美国、西班牙,成为世界风电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风电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五。
今年3月,发改委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将2010年风电装机容量的目标定为1000万千瓦,是届时核电计划的装机容量的1/2。
中国风能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07年底,全国已累计建成100多个风电场,分布在22个省(市、自治区),在前一年16个省的基础上增加了河南、湖北、湖南等省,并出现了一些新的风电大省和大开发商。
在这22个省份中,主要的风电仍集中在资源丰富的“三北”地区和沿海及滩涂地区,特别是规划的百万千瓦巨型风电场或风电基地的几个省份,如内蒙、吉林、甘肃、新疆、江苏等,其中内蒙成为第一个装机超过百万千瓦的省份,而甘肃酒泉的风电项目被誉为“陆上三峡”,有望在10年内成为全国最大的风能产业带。
2007年9月底,龙源集团公司完成风电装机100.5万千瓦,成为我国第一个突破100万千瓦的风电开发商,与国华电力、大唐风电、华能新能源环保公司等一批国有大型电力开发商一起,领跑风电开发。
我国的海上风能的开发较晚,不过也已经开始起步。秦海岩告诉《中国经济周刊》,2007年上海附近东海大桥海上风电项目完成了招标,并开始了前期准备工作。虽然我国在海上风能开发上,包括设备制造、安装运行和维护还没有任何经验,但东海大桥风电项目等近海风电项目的启动,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始海上风力发电。风电有望成为我国第二大电源2007年12月,国家有关部门进行的第三次风能资源普查结果表明,我国陆地可以开发6~10亿千瓦风电;海上风能资源目前还没有开展详细的普查,根据初步估算也会达到1~2亿千瓦的可装机容量。
综合来看,我国可开发的风能陆上加海上的总量约有7~12亿千瓦,潜力巨大,风电具有成为未来能源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的资源基础。
秦海岩介绍说,如果坚持和完善积极的风电扶持政策、稳步增强风电设备生产能力和技术质量水平,预计我国今后数年内将继续保持每年约400万千瓦新增装机的增长速度,2010年可以实现风电累计装机1400~1500万千瓦;若2010年后每年新增700~800万千瓦,达到目前欧洲现有的水平,则2020年保守估计风电可以实现8000万至1亿千瓦装机。
在2020年之后,我国风电可能超过核电成为第三大主力发电电源,在2050年甚至可能超过水电,成为第二大主力发电电源。届时,风力发电未来可能成为我国的主要战略能源之一。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以欧美等发达国家为代表,全球风电都呈现出了规模化发展态势。新增风电装机容量,也在近几年成为仅次于新增天然气发电装机容量的第二大新增电源。
2007年,世界当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2007万千瓦,主要是在美国、西班牙、中国等国家。在2006年,风力发电为欧盟提供了3.5%的电力。其中西班牙超过6%、德国超过7%、丹麦超过20%的电力供应来自风电。
这表明,风力发电已开始从“补充能源”朝向“战略替代能源”的方向发展,成为世界上公认的、最接近商业化、市场竞争力最强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之一。
而更多的人认为,现在是风电发展的“黄金时代”。疾速扩张显露“忧隐”这种“令人欣喜”发展的背后,部分专家已经开始“担忧”。
急剧扩张的风电“大跃进”,激活了庞大的风电设备市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风电机组整机生产企业已达50家,已有10家企业的样机下线,并在风电场安装运行。
秦海岩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说,在2004年之前,我国仅有6家风电整机制造企业,2004年以后,国内几乎所有制造领域的大型重工企业,包括航空、航天、船舶、电站设备制造、输配电设备企业,在巨大风电市场吸引下纷纷涉足风电机组研制。
据悉,维斯塔斯(Vestas)等一批全球领先的国外风电机组制造企业,也积极在中国建立生产企业。同时,随着整机制造企业的迅速发展,国内也涌现了一批风电零部件制造企业,推动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快速发展。
然而,大批兆瓦级新型风电机组产品匆忙投入规模化生产运行,质量和运行可靠性问题突出,甚至成为风电场未能达到预期发电量的主要原因之一,增加了技术和经济风险。中国风能协会调研中发现,各整机制造企业的产品在运行和试制过程中均出现过质量问题,也为此付出不小的代价。
一位专家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去年在内蒙某风电场装机过程中,仅仅因为一个小小的问题,调试了一年的时间,而主要的原因就是风电装机大都按照欧洲气候标准设计,并不一定适合中国气候。
据2005年底统计,全国风电装机容量(126万千瓦)中,至少有2.5万千瓦因机组质量问题一度电都没发出来,其它尚有相当数量的机组因质量问题未能达到预期发电量,与切实解决能源环境问题的根本目标极不相符。
秦海岩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随着我国风电装机容量的继续快速增加,这些问题如不尽早得以解决,将构成重大隐患并可能在未来数年内集中爆发,必将严重危害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的长远发展和大批风电场的稳定运行。核心技术制约产业“自主发展”目前,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投资和产能结构很不平衡,国内众多企业一拥而上进入风电制造业并集中于整机研制,而齿轮箱零部件研制配套的研发投入和产能则明显不足,导致产业上下游不协调。而且,电控系统和轴承等关键零部件目前还依赖进口。
随着近两年来全球风电设备零部件供应日益紧张,很多整机制造企业受制于国际市场紧缺,关键零部件采购周期长达18个月,订货合同已经排到2009年。
山西双环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由于全国风电项目极速扩张,他们生产的法兰(风力发电的相关配件)已供不应求,供货合同已排至2009年。他们近期准备再上马一期新的设备以扩大产能。
“产业迅速壮大,但须提高核心技术能力。”秦海岩指出,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仍处于从“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转向“自主创新”的初期阶段。核心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仍然比较低下,制约我国风电产业自主化发展。同时,产业链上下游不协调,合格可靠的关键零部件生产供应能力相对低下,对我国在近期(2010年前)有效形成兆瓦级先进风电机组产能构成明显制约。
秦海岩表示,虽然我国风电发展很快,但和国外市场的成熟度、技术的先进性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对比火电设备等成熟制造业发展的规律,当前我国风能产业仍处于成长的初期,大多数企业关键的技术还处于消化、吸收或者完善的阶段,在此基础上开展的自主创新过程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积淀。当前市场迅速膨胀,竞争日趋积累,企业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中央财政补贴要看“认证”针对我国风电的目前现状,早就有业内专家呼吁引入风电产品认证制度,以提高我国风电设备制造和开发能力,保障产品质量,促进该类设备的国产化和技术进步,大大降低风电市场的投资成本,从而有力地促进风电产业的健康发展。
2008年8月22日,财政部公布实施了《风力发电设备产业化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支持风电设备产业化。
《办法》规定:对符合支持条件企业的首50台兆瓦级风电机组,按600元/千瓦的标准予以补助。其中,整机制造企业和关键零部件制造企业各占50%,并重点向关键零部件中的薄弱环节倾斜,补助资金主要用于新产品研发。
但要求“申请补助的风电机组必须通过产品认证”,并且已经量产的首50台风机“销售、安装、调试和并网发电”,即产业化成果必须经过市场的检验。
财政部称,此举是为支持风电设备关键技术研发,加快风电产业发展。
这是中央财政首次对可再生能源产品进行现金补助,也是我国首次将产品认证结果作为政府现金补助的必要条件。
业内人士表示,政府采用风电产品认证结果并给予现金补助,将大大促进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产品质量的重视,对加快我国风电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培育具有核心技术的自有知识产权品牌,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秦海岩认为,目前,全国风资源详查工作已全面启动,这将为未来风电发展提供更为翔实的数据。同时,从目前已经开展的风电机组产品认证效果来看,获得认证的风电机组质量可靠、性能良好、运行稳定,成为业内关注的“样板工程”。
“目前是风电产业发展的最好时期,但机遇与挑战并存。”秦海岩向《中国经济周刊》坦言。(刘江)
(责任编辑:马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