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华尔街风暴
主持人:现在一起来“直击华尔街风暴”。今天走进我们演播室的是北京大学的副校长,也是著名的经济学家海闻教授。海教授您好,我记得上一次您来这儿做节目的时候,您说过最担心的是恐惧的绵延。
海闻:有蔓延,但是趋势在减缓,大家在现有的恐慌中徘徊,从上周的股市可以看到,一会儿涨得非常厉害,一会儿掉得非常厉害,再涨再掉,也就是说没有完全消除恐慌,但是恐慌也没有进一步加深和扩大。
主持人:其实大涨大跌的股市表现说明大家的情绪不是很稳定,里面有很多恐慌,对未来有很多不确定性。您觉得需要采取什么措施,才能恐慌的情绪真正地小艇下来?
海闻:大家还需要看到一些具体的措施,比如说现在各国政府宣布了很多,但是怎么落实,怎么解决具体问题,像大家比较期待的可能是下一个高峰会,比如说布什总统现在提出来要召开全球领袖的高峰会,可能大家就希望能够看到出台什么措施。
主持人:其实各国政府采取了很多手段,就是为了能够消除恐慌情绪,让大家对未来充满信心。稍后我们和海教授一起来探讨金融危机中的全球经济。
主持人:张新您好。
张新:您好。
主持人:对于美国要主持召开金融峰会,欧洲各国媒体是如何评论的,能否为金融风暴找到全球性的解决办法?
张新:布什、萨克奇在美国的这场会议引起了欧洲媒体的广泛关注,英国BBC电视台从昨天晚上到今天的头条都是这条消息,但是我们注意到金融界广泛关注的同时,欧洲媒体对这场会务,包括今后的国际金融峰会投入的期待并不是太大,原因很重要,布什总统将会离任。即便这场峰会最后达成一项或者多项协议,执行还是由下届总统来执行,这就加大了其中的不确定因素。
主持人:所以还是要看能不能得到继续的执行。我们注意到欧洲委员会主席说国际金融体系的基本规则、管理机构都需要重建,具体地说,可能会在哪些方面发生巨大变化?
张新:在欧洲各国纷纷推出银行救助方案之后,如何加强对全球金融系统的监管,已经成为欧洲各界讨论的主要议题。从宏观方面来讲欧洲有关人士提出要重塑新的世界金融体系,而这些人就认为之所以现在发生这么严重的金融危机,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二战以后的国际金融货币体系已经崩溃了,已经解体了,国际金融市场长期缺乏统一的监管。欧洲央行行当特里谢14号在纽约经济俱乐部发表演讲的时候就说为了重塑国际金融体系,全球可能要重新回到最初的体系,需要重返。他表示现在的金融市场比任何时候都需要监管,需要纪律的约束,包括宏观经济的约束,同时货币还有一个市场金融约束。而他的想法也得到了英国首相布朗的赞同,应该是不谋而合。布朗表决要加入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牵头的国际金融体系,而各国央行也加入到其中来。而这一体系,根据他的设想,会对全球30家最大的银行进行一个监管,同时还要建立一个早期的预警机制,同时还要修改现存的会计准则,另外也要加强对评级机构的道德监管。这里有必要提一下道德监管,尤其是对评级机构的,因为我们可以想象作为英国首相能够点名道姓地提到评级机构,就是因为危机当中有位数不少的机构一方面是在提高某些公司了购买级别,或者是投资的级别,而另外一方面自己却是在卖出这些股票,这就给股票市场,还是期货市场带来很大的不确定因素,造成一种恐慌,投资者也会加剧这个恐慌。从具体措施来看,英国方面已经出台了很多新的措施,首先是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主席表示,金融监管局会打造一支受过良好金融训练的金融监管队伍,同时也会给这支队伍的人提供高薪,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吸取金融行业的精英加入监管队伍当中来。此外他还表示要加强对金融市场,还有产品的科研,以便更好地认识和了解风险。因为我们现在知道金融衍生产品,已经有很多发展,也很快,远远地超过监管人员的了解范围。其次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表示要加强对人员业务的管理,包括道德的管理。特别提到对股票交易员的管理,他指出现在集中在高层,这是应该的,但是忽略了一批人,这批人就是交易员。交易员往往获得很多薪水,但由于这样高薪的激励,到最后采取高风险的行为,导致了市场的不稳定。
主持人:谢谢张新。
主持人:我们继续和海闻教授进行访谈。刚才我们注意到布什宣布开一个国际金融峰会,很多人猜测这个国际金融峰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要承认可能会出现的新的世界金融格局,还是强调美国现的金融地位,欧洲很多领导人提出的新的国际金融秩序应该怎么理解。
海闻:这次访问美国的目的就是交流对这次金融风暴的认识,欧盟在16号刚开过一个会,他们讨论了一些情况。但美国和欧盟现在认识是不是一致也不一定,我想从欧盟的角度来看,他希望把欧洲的意识和美国表达,这里面其实两个内容,一个是怎么能够有效地制止这场金融风暴。从欧盟的发言来看,他们强调全球一起行动,这点比较明确。另外一个是他们提到要制止金融界的恶习,要创建新的金融制度,这一点也是欧盟希望通过这次峰会提出来。但我觉得这个问题很难达到一致的意见,因为大家意识到金融体制出问题,当务之急不是重建新的体制,我们可以看到旧体制的问题,但是怎么能新,新在什么地方。所以我想可能会作为一个议题来讨论,但是不要寄太大的希望,能够通过这次峰会建立第二个金融体系来期待旧的体系,我觉得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不太可能。而且可能还会有副作用。如果过早地取代现在的状况,那还有很多不确定性的出现,有可能会进一步引起恐慌。所以我想主要的峰会目的,第一个就是全球达成一致的意见,而不是各自为政,现在必须方向一致,协调很好的全球行动,这个需要峰会。同时对这个问题可以提出来,也可以酝酿,酝酿怎么建立一个新的金融体系。
主持人:现在的主要认为是救火,在火没有扑灭之前讨论重建的话为时尚早。上次海教授来这儿说了一句话,美国的救市措施晚了,丢了第一只羊的时候没有补,其实开始补的时候发现好几只羊没有了。最近各国也采取一些救市的行动,您怎么评点这个星期采取的行动?
海闻:这个星期各国采取了很多行动,为什么过去一周股市首先大涨,说明大家开始恢复了一些信心。现在还是用亡羊补牢这个例子来说,可以说上周过去的时候少跑了几只羊,跑得少了,同时剩下的羊得到的某种程度上的安抚,但是这些羊没有完全安静下来,都在观望。通过上一周,国际金融市场没有进一步地恶化,处在观望时期,开始考虑,巴菲特专门鼓励大家抄底,买股票。有一部分人可能认为可以开始回暖了,但是多数人可能还是惊慌不定。
主持人:现在需要采取很多行动,让羊圈里能在的羊不要保持恐慌。广告之后我们继续和海闻教授来探讨金融危机下的全球经济。
主持人:看起来在危机到来的时候还是相对保守的生活方式显得更安全一些,现在我们继续和海闻教授来讨论。我们注意到,尽管现在各国政府在救市的问题上基本上步调一致,共同采取行动,但是这个时候还是有人担心,会不会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因为我们知道在30年大萧条的时候也曾经出现过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这样一种评论在您看来是否也有同样担心?
海闻:我觉得首先情况和那次不一样,大家意识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再一个在体制上面,现在我们有WTO,作为国际贸易组织有一定的规章制度,使得各个国家不太容易采取措施。还有就是这次金融风暴,因为是全球性的,所以大家至少到目前为止大家认识一致,大家觉得一起行动,而不是每个人只管自己家里的事,你从美国的竞选来看可以看到一点,美国民主党比较保护他的劳动力,从竞选当中更没有更多地强调我们的工作机会丧失了,所以我们要保护就业机会,所以也是谈到金融风暴的问题。我相信现在把解决金融风暴是作为主要的倾向。任何一个国家,如果说轻易地采取贸易保护措施的话,很可能会遭到其他国家的谴责。
主持人:但是也有可能采取贸易保护之后有连锁反应,其他国家跟着效仿。
海闻:我觉得可能性不是很大,因为这次不一样,大家觉得我们在抵御金融风暴危险的时候你开始搞保护,我觉得在这个时候保护可能会遭到很多人的谴责。
主持人:在您看来,第一个国家都不会出现。
海闻:大国不会出现,小国不是很重视,也无所谓。现在这些大国搞贸易保护要犯众目的。
主持人:如果说很多很明显的保护手段不能采用的话,有没有可能采取变相的保护贸易手段?
海闻:比较可能的,WTO规定,关税、配额这些东西都不太可能,像绿色保护、技术壁垒不是一下能搞起来的,我觉得有可能出现的就是,当一个国家真的出现了实体经济问题的时候,有可能采用临时的紧急保障措施,包括在短时间里面提高关税,限制进口,但这个是非常有限的,会在有限的时间里采取措施。
主持人:中国企业需要为此做好一些准备吗?
海闻:这些准备是没有问题的,中国企业要意识到这段时间有可能,所以中国企业要渡过一段艰难的日子。其实已经开始了,金融风暴以前,中国这一年来很多出口企业遇到了非常难的时候,这时候加强管理,降低成本,同时做一些打算,比如调整你的市场结构,同时考虑怎么能够转向国内市场。
主持人:其实这些做法不仅仅针对贸易保护,也是面对金融危机之下必须做的做法。
海闻:我觉得金融危机出了贸易保护的措施不是最危险的,如果经济实体发生问题的话,需求会下降。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支付上面的问题。
主持人:好,广告之后我们继续和海闻教授讨论这个问题。
主持人:现在我们就和海闻教授来讨论一下中国的服务贸易的问题。我们知道相对于中国的加工贸易,服务贸易起步晚一些,但是最近这几年我们也看到了一些数字表明,中国的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加工贸易。我们很想知道在您看来这次金融危机会怎么样影响到我们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
海闻:金融危机对服务贸易也是有打击的,只不过比打击制造业方面要小一些,它也会通过减少需求,通过投资的减少,也会对我们的服务贸易的发展起到负面影响。但是另一方面,因为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加工业,包括加工工业和制造业的出口情况更加糟糕,可能会迫使很多原来的制造业企业转型,转型以后从制造业外包变成服务业外包,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可能会有机会,使我们的服务业成为另外一个发展方向。
主持人:可是服务贸易的增长,能够弥补我们加工贸易的压力吗?
海闻:一段时间里是弥补不了的,因为转型需要时间,服务业的发展比加工贸易发展慢,因为它需要人才。
主持人:之所以印度这几年的服务贸易发展这么快,特别是服务外包,跟他的人有很大关系,因为他们讲的是英语,而我们传统语言是汉语,可能做外包的时候不是那么顺当,有这样的关系吗?
海闻:有这样的关系,但不完全是,因为更多的是他一直跟西方国家比较接近,毕竟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对服务业的理念差不多。现在我们的问题是什么,首先是对服务业的理念问题,我们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发展到现在,一直没有把服务业当成正当的行业来看,因此我们的服务业发展是滞后于印度的,我们服务业发展不到GDP的50%,像印度超过了50%,欧美国家达到了60%、70%。所以现在中国整个服务业本身不是那么发达,这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主持人:如果说服务业的短暂,就是我们理念的问题。
海闻:我们服务业门槛比较高,所谓的服务业不是小餐馆,而是国际上高级的服务业,所以现在门槛比较高。所以我们本身没有叫得响的服务业为主的企业,这是我们的瓶颈,这样我们缺很多人才,这些人才包括开拓国际市长的,包括能够承受国际服务外包的人才,还是很稀缺的。
主持人:不过刚才的采访当中我们注意到很多做外包,做服务贸易的产业,他们对服务业还是充满着信心。
海闻:那是。
主持人:广告之后我们继续和海闻教授讨论。
主持人:我们也注意到面对金融危机,有很多沿海企业现在正在进行向内地的转移,就像在前面节目中看到的那样,在您看来,这样一种转移是一种权宜之计,还是目光长远的考虑?
海闻:已经不再是权宜之计了,随着沿海地区成本的上升,我们主要是降低成本。
主持人:眼下面对金融危机的背景,这样的转移可能会解决什么问题?
海闻:最主要还是从降低成本来考虑,另外还有一个是转移市场,它可以进一步开发内地的市场。
主持人:对内地来说这个转移也是一个重要的机遇,作为内地的话,应该做好哪些准备才能把握?
海闻:这里有内地省份的问题,也有中央的问题,现在我们一定要注意什么?整个政策不能一刀切。比如说现在土地在沿海地区变得比较贵了,但劳工政策是全国性的,还有环境,应该给内地更多的不同政策,因为内地处于需要开发的时候,应该有一些优惠政策。作为内地来讲,也应该主动地去设立更加灵活的政策来吸引沿海地区的制造业到内地生根发芽。
主持人:说到内地,必须看看沿海地区,作为出口支柱的产业转移出去之后,沿海的动力是什么?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仍然是起领头羊的作用,而且这个地位要加强。在这些企业走了之后,靠什么来加强领头羊的地位?
海闻:现在有机会能够促进东部的发展,就是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解决农村问题是城乡一体化,某种意义上来讲,中国未来20年30年要加快城市化的建设,这个城镇建设不仅仅是城市的问题,包括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的问题,包括发展服务业,包括发展建筑业等等,仍然有很多机会。所以我觉得未来20年,东部仍然在经济发展的前列,只不过发展的方向是以城乡一体化的建设为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