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十七届三中全会 > 十七届三中全会消息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定》诞生记

  新华网北京10月20日电 题: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诞生记

  新华社记者张宿堂、孙承斌、陈二厚、李亚杰

  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进而带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新局面——这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新课题。

  2008年10月12日下午3时许。北京。人民大会堂。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经过充分讨论、认真审议,一致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农业稳,天下安。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这个决定,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全局出发,明确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和战略举措。

  总结3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实践经验,凝聚全党集体智慧,反复修改形成的这个决定,体现了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适应当前农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亿万农民的共同心愿,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

  一个重大战略决策——确定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题研究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既是对改革开放30周年最好的纪念,也是开创改革开放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必须始终紧紧抓住这个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问题。

  30年前,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摁下红手印,毅然实行“大包干”。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探索勇气,受到党中央尊重和保护。势如破竹的改革历程首先从农村起步、率先在农村突破,并以磅礴之势推向全国,形成不可阻挡的滚滚洪流。

  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中,我们党始终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置于重中之重的地位,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农村改革的序幕,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多次召开中央全会,研究农村改革发展问题,部署农业农村工作。

  30年来,党中央就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先后发出10个“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全局,密集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这一切极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极大改善了广大农民物质文化生活。

  这是农村体制改革不断取得重大突破的30年: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得到确立;粮食等农产品流通全面放开,农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体系逐步建立;取消农业税,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初步形成;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逐步扩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框架着手构建……

  这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的30年:我国粮食生产先后跨上7000亿斤、8000亿斤、9000亿斤、10000亿斤4个台阶,创造了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活世界近21%人口的奇迹。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禽蛋、水产品等产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这是农村经济日益繁荣的3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农村贫困人口由2.5亿减少到1479万;农林牧渔全面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小城镇蓬勃发展,县域经济不断壮大,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就业,亿万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重要组成部分……

  这是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发展的30年:1.5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交学杂费和教科书费,7.3亿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566万农村困难群众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农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得到显著提高……

  放眼30年改革开放全过程,回望30年风雨兼程不凡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壮丽恢弘的农村改革发展伟大实践,不但使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而且为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创造性探索,为实现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为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积累了宝贵经验。

  成就举世瞩目,经验弥足珍贵,任务仍然艰巨。

  这是一组发人深省的数字——2007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5%,为1985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同期,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至3.33:1,绝对差距达9646元,为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

  数字背后,折射的是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农村经济体制尚不完善,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要求紧迫;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压力增大;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任务艰巨;农村社会利益格局深刻变化,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社会管理任务繁重……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放眼国际、审视国内,我们党深刻地认识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许多矛盾和问题的根源,也是未来改革发展的“瓶颈”。

  从强调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到制定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近年来,党中央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思考和认识在不断发展和深化。党的十七大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出发,对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的第一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在这个年头召开的中央全会以什么为主题?全党全国都在关注。

  2008年3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研究决定: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题研究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

  这是一个总揽全局的战略决策——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要求我们认真总结好农村改革发展的宝贵经验;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要求我们从战略上谋划农村改革发展。

  这是一项切中根本的重大部署——顺应农村发生的深刻变化,要求我们系统研究破解“三农”难题的根本举措;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求我们从全局出发强化农业基础。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还决定:成立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文件起草组,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直接领导下开展文件起草工作。

  3月25日,文件起草组正式成立。起草组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沪宁负责。来自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安徽和吉林两个农业大省的负责同志,以及长期研究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专家学者,共49人齐聚北京,承担起决定稿起草重任。

  从阳春三月到金秋时节,起草组同志兢兢业业、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讨论、研究、起草、修改……6个多月时间里,起草组共召开9次全体会议、30次工作班子会议,正式修改41稿。

  一次次讨论、一次次推敲、一次次修改,决定稿起草工作紧张有序地展开……

  一次生动民主实践——决定稿起草工作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直接领导下进行,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发扬民主、集中智慧、凝聚共识的过程

  明确指导思想、工作方向是决定稿起草工作的关键。

  在3月25日举行的起草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决定稿起草需要深入研究的7个重大问题,对文件起草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胡锦涛强调,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体制机制,这些涉及农村改革发展带有方向性、根本性的大事,都需要从全局上统筹谋划、从战略上全面部署。希望起草组的同志加强学习、勇于创新、发扬民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集中全党智慧和各方面意见,拿出一个中央满意、群众拥护、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文件。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决定稿起草工作指明了方向。

  决定稿的起草工作,始终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直接领导下进行。6个多月时间里,胡锦涛总书记先后5次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3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起草工作汇报,讨论、审议决定稿,提出了许多指导性意见。

  胡锦涛总书记为决定稿的起草倾注了大量心血,对起草组上报的每一稿,总书记都认真审阅,提出许多重要修改意见。

  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领导同志也十分关心决定稿的起草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学习是起草的前提。起草组逐篇逐句认真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重要文献、文件,特别是深入研读了党的十七大报告,并围绕具体议题进行深入讨论。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力求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把握新特点新要求、提出新思路新举措,是党中央对起草工作提出的要求,也是起草组努力的方向。

  调查研究,是正确决策的基石。

  4月上旬,起草组分成7个调研组,分赴内蒙古、黑龙江、安徽、湖北、四川等12个省区,走村入户,实地调研。调研期间,共召开51次座谈会,听取了860多名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基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7份调研报告。

  与此同时,起草组还就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委托中央和国家机关18个部门开展专题调研,共收到25份专题调研报告。

  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为起草工作奠定了坚实实践基础。

  金秋时节,中原大地硕果累累、丰收在望。9月8日至10日,胡锦涛总书记先后来到河南省的焦作、郑州等地,深入田间地头、农科院所、龙头企业和农户家中,就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进行调研。

  9月30日,总书记又专程前往安徽省小岗村,询民情、听民意,同基层干部群众共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大计。

  胡锦涛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是要在以下3个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一是要大力加强制度建设,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业经营方式转变,不断完善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二是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要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统筹城乡公共资源分配,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不断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总书记在深入调研基础上作出的这些重要论断,极大促进了起草工作的思想解放和思路创新。起草组成员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切实体现到决定稿的起草工作中。

  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全党智慧——党的这一优良传统,贯穿决定稿起草的全过程。

  早在3月下旬起草工作启动之初,中央就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就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广泛征求意见。截至4月底,各地区各部门共向中央反馈意见121份。起草组对这些意见逐条进行梳理。各地区各部门提出的思想观点和政策建议,为决定稿起草提供了丰富素材。

  按照中央统一部署,起草工作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

  5月初,起草组形成决定稿框架方案。报经中央审定后,起草组开始着手决定稿起草工作。

  定主题,反复讨论;议框架,认真推敲;拟初稿,精心修改……起草组成员聚精会神加紧工作。

  6月17日,历经30多次反复修改,起草组拿出了决定初稿。

  6月26日和7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先后两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对决定初稿进行讨论和审议,作出许多重要指示。

  7月25日,胡锦涛又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决定初稿进行讨论和审议。

  根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和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起草组又对决定初稿进行了反复修改,形成决定征求意见稿。

  8月7日,党中央印发决定征求意见稿,向各地区各部门和军队负责同志、党的十七大代表、部分老同志等广泛征求意见。中央统战部还向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征求了意见。这次征求意见,共有3000多人参加讨论,起草组共收到各方面意见建议2193条,扣除重复性意见后共1862条。

  8月21日,胡锦涛在中南海怀仁堂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决定征求意见稿当面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

  从各方面汇聚而来的一条条意见和建议,如股股清泉,为决定稿注入鲜活的生机。起草组据此对决定征求意见稿作487处修改。

  9月18日,胡锦涛再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对修改后的决定稿进行了讨论和审议。

  9月28日,胡锦涛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审议决定稿。会议听取了决定稿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的情况报告,决定根据这次会议讨论的意见进行修改后将决定稿提请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

  10月9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开幕。回良玉就决定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为期4天的这次全会,安排5个半天时间对决定稿进行了认真审议。全会期间,起草组共收到150条意见和建议,在反复研究和讨论后作了认真吸收。

  引人注目的是,党的十七大代表中从事农业农村工作的部分基层同志和研究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部分专家学者也列席了这次全会。他们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全国党代会的代表列席中央全会,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

  10月11日晚,胡锦涛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全会分组审议情况汇报,对决定稿修改作出重要指示。

  根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精神,起草组连夜对决定稿又作了24处修改。

  12日上午,全会继续进行分组会议,对修改后的决定稿再次进行讨论,又提出了26条修改意见。

  起草组对这些意见逐条进行研究,报请中央政治局,吸收了其中6条意见,对决定稿作了最后一次修改。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12日下午3时,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举行全体会议。集中全党智慧、凝聚全党共识,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全会决定,获得全会一致通过……

  一份科学发展纲领——全会决定科学判断农村改革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对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充满引人注目的亮点

  认识上有新突破,理论上有新发展,政策上有新举措——六大部分、约1.5万字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全局,旗帜鲜明地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

  这是体现科学发展观精髓的行动纲领——

  决定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通篇贯穿科学发展观的红线。

  决定明确指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指导思想所明确的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基本方向、根本要求,使人们豁然开朗。

  决定紧扣时代脉搏、顺应人民期待,用鼓舞人心又求真务实的笔触,勾勒了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辉煌前景:

  ——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

  ——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

  ——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这6个方面的基本目标任务,涵盖了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符合实际、积极稳妥,振奋人心、催人奋进。

  决定在总结农村工作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新时期农村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提出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必须遵循的5项重大原则:必须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必须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必须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始终把加强和完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治保证。

  这是视野开阔、直面挑战的行动纲领——

  我国农村30年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如大潮涌动,汇聚于决定的字里行间。决定用高度凝练的语言,从5个层次概括了农村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从4个方面阐明了农村改革发展对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的重要贡献,概括了30年农村改革发展积累的5条基本经验。

  决定深刻分析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深入剖析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农村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农村社会利益格局深刻变化等方面,条分缕析地指出当前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突出强调了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决定提炼的这3个“最需要”,振聋发聩、令人警醒。

  对历史方位的准确把握,是作出战略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一个“发展阶段”、一个“关键时刻”、一个“重要时期”的科学判断,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键环节和突出矛盾,有着深刻、透彻的认识和把握,意味着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意义更加重大、时机更加紧迫、任务更加繁重。

  这是充满改革、创新精神的“路线图”——

  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决定设计的六大制度建设,为农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一个“长久不变”、两个“转变”,为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指明了方向;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内涵、原则,明确推进征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和原则要求;从健全农业投入保障制度、农业补贴制度等方面,对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提出新要求;从政策支持、放宽准入等方面提出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新举措;对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作出新部署……决定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总要求,对六大制度建设作出了具体安排,充满了一个个新论断、新思路、新举措、新突破。

  这是前瞻务实、富有可操作性的工作部署——

  决定提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本要求、总体思路、重大举措,明确提出抓紧实施粮食战略工程,推进国家粮食核心产区和后备产区建设,加快落实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以县为单位集中投入、整体开发,今年起组织实施。

  决定从4个方面提出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措施,从9个方面部署了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出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攻方向和政策举措,提出了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目标任务,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作出了具体安排。

  一项项周密细致的政策,一个个引人关注的亮点——

  决定从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强化农村社会管理等8个方面,对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作出新部署,强调要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完善党领导农村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决定最后一部分的表述言简意赅、充满新意。把粮食生产、农民增收、耕地保护、环境治理、和谐稳定作为考核地方特别是县(市)领导班子绩效的重要内容的重要论述,更是引人注目。

  一幅美好宏伟蓝图——决定顺应8亿农民的新期待,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重大安排,反映农民心声、符合农民意愿、代表农民利益

  2008年的金秋,当丰收的馨香再次飘拂神州大地,8亿农民共同展望着一幅未来生活的美好蓝图。

  土地承包关系能不能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怎么流转?国家的补贴可不可涨一点、粮食价格能不能提一点、农资价格上涨会不会得到弥补?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发展能不能快一点?……这些涉及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一个个实际问题,既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也是广大农民日想夜盼的强烈愿望。

  “必须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决定中的这一重要论述,既是当前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必须遵循的重大原则,也是贯穿决定全篇的指导思想。决定顺应8亿农民的新期待,针对农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推出了一系列高含金量的举措、安排。

  ——目标任务中唯一的量化指标:农民人均纯收入12年实现倍增。

  决定提出,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这就意味着,经过努力,12年后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后将达到8300元左右,经过努力可以达到更高水平。对渴盼增收的广大农民而言,这个“真金白银”的数字无疑是重大实惠。

  ——创新体制机制:既给农民吃“定心丸”,又为农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决定明确指出: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决定明确回答了社会普遍关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明确提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并明确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近年来,因为征地中违法违规行为损害农民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决定强调,改革征地制度,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逐步缩小征地范围,完善征地补偿机制。依法征收农村集体土地,按照同地同价原则及时足额给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合理补偿,解决好被征地农民就业、住房、社会保障。

  ——一字之差:细微之处传递强烈政策信号。

  细心的人们注意到,决定强调要巩固和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与此前沿用的“支农惠农政策”相比,细微的调整,却让人们看到了中央进一步加大对“三农”支持力度的政策取向。

  多种粮的农民每年获得的补贴有望获得较大幅度的增长——决定明确要求,健全农业补贴制度,扩大范围,提高标准,完善办法,特别要支持增粮增收,逐年较大幅度增加农民种粮补贴。

  农资价格上涨给农民带来的负担有望得到弥补——决定醒目地提出,要完善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挂钩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

  “谷贱伤农”现象有望得到缓解——决定作出部署,要针对农业市场风险较大的特点,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体系,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采取有效措施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

  农民群众贷款难、农村金融“失血”的状况有望得到改观——决定提出两个实招,一是在政策支持上实行倾斜,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明确提出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二是在放宽准入方面,将在加强监管和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前提下,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地区性中小银行,大力发展小额信贷,鼓励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这些措施无疑将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亿万农民工有望过上更舒心的日子——决定特别强调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逐步实现农民工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等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同时要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

  情牵百姓多思谋,心系民瘼有良策。

  ——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完善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经费保障机制,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

  ——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筹资标准和财政补助水平;重点办好县级医院并在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卫生院;扩大农村免费公共卫生服务和免费免疫范围。

  ——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力度,做到应保尽保,不断提高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

  ——5年内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确保“十一五”期末基本实现乡镇通油(水泥)路,进而普遍实现行政村通油(水泥)路。

  ——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2800多万农民群众将因此得到更有力的扶持。

  ——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扩大农民在县乡人大代表中的比例……

  一项项具体政策,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个领域,给亿万农民带来新的希望。

  回眸30年前,改革的巨轮首先从农村破冰;

  纵观30年间,辽阔的乡村发生历史性巨变。

  展望未来,完全可以相信,随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贯彻落实,我国广袤的农村必将发生更宏伟的发展,广大农民群众必将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责任编辑:马涛)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