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福州10月20日电 题:我国第一个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前世今生”
新华社记者孟昭丽
2007年9月,文化部向社会公布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议在泉州、漳州、厦门3地先行开展试点,积极探索经验。
从此,福建先行先试,开始建设我国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这标志着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开始从静态、单项保护,进入到了活态、整体保护阶段。福建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马建华说,“如今,在省政府和文化厅、三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各级部门和群众的努力下,保护区工作稳步扎实开展。”
敢为人先,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选择福建 “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之所以选择福建,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福建各级政府和专家学者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尤其是活态的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福建省文化厅社会文化处处长梁祥霖说。
早在上世纪90年代,福建就在全国首创了文化遗产学校教学机制。1990年以来,泉州市政府把南音纳入到了中小学校音乐教学课程。泉州师院开设南音专业,专门招收本科生。厦门在幼儿园开展“闽南民间艺术教育的课改实践”,在小学建立“闽南童谣基地”,在中学开设“闽南文化基础课程知识”,先后编辑出版了8本乡土教材。而漳州则在小学开展了木偶戏、锦歌、灯谜等教学课程,还成立了相关的少儿艺术表演团体。
如今,这一成功的实践已为国家政策所借鉴,《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指出:“教育部门要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
不仅如此,福建还建立了文化遗产社会普及机制,让专业传承与社会普及相结合。据不完全统计,泉州、厦门、漳州三市的南音、北管、咏诵等民间社团近2000个,民间职业剧团250多个。
“只保护几个传承人,如果不建立社会、学校普及教育机制,非物质文化遗产存活的时间也不会长久,南音之所以会在闽南地区历代传承,其重要原因是专业传承和社会普及的结合。”马建华说。
也正因为如此,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闽南文化仍然展示着其多样性、完整性和独特性风貌,诸如民俗上保留了中原与闽越融合的遗风,方言上保留了汉语音韵词汇,艺术上有唐宋音乐遗响南音、宋元戏曲活化石梨园戏、傀儡戏等,宗教信仰上世界各大宗教与独有的地方信仰和谐相处,工艺建筑上有造船、瓷器、制茶、手工艺以及闽南民居、寺庙等。
科学发展,文化遗产保护在扎实调研的基础上逐步铺开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面积为25180平方公里,总人口1400万人,它是我国第一个文化生态保护区,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面积最大、影响最广的文化生态保护区。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毕竟是个实验区,在全国都没有可以参照的模式。”梁祥霖说,“实验区搞得好不好,不仅影响到福建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影响到全国其他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立,我们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在保护的过程中不断摸索经验。”
“前期调研是基础。”梁祥霖说,一年多来,福建省文化部门已经做了两项基础性的调研工作:一是“非遗”项目保护现状调查。此次调研的福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计232人。调查结果显示,“非遗”项目中自我造血能力较强,有一定产业基础和市场规模的约占10%,这部分传承人既有艺术基础又善于经营,有适度的市场规模,已探索出一条适应市场规律的经营机制,实现新型的传承发展。“非遗”项目中自给自足式的局限型约占55%,这部分传承人有一定的市场意识,基本解决生存的问题,小有盈余,但经营模式传统,观念相对保守。“非遗”项目中自生自灭式的濒危型约占35%,这些非物质文化面临着老艺人相继去世、年轻人转业,得不到及时帮救与扶持,市场萎缩乃至濒临消亡的境地。
“在保护、扶持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每个"非遗"项目的个性特点和真实需求,采取相应的切实有效的方式和措施。”梁祥霖说。
另外,为了记录、保存、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厦门、泉州、漳州三市全面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并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在此基础上,福建出版了《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中国第一部双语版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也是福建省第一部完整、系统地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工具书。
目前,由福建省艺术研究院牵头、福建各高校、各研究机构和泉州、厦门、漳州三市有关专家共同参与编写的《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已经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论证通过。
此外,由福建省艺术研究院牵头撰写的《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目前正在论证中。马建华介绍,《规划》拟从建立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建立传承人保护机制、建设文化生态试点、开展生态民俗活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民俗馆)、建立社会教育传习机制(包括传习所)、加强文化生态理论研究、建立信息传播体系等方面开展保护区建设。
梁祥霖说,一年来,厦门、泉州、漳州都不同程度开展了试点工作,年底将由省有关部门确定挂牌一批试点并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然后,在示范点开展保护工作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再逐步铺开。
先行先试,打造两岸人民文化交流的先行区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所在的泉州、漳州、厦门三地,是台胞的主要祖籍地,也是闽南文化的发祥地和保存地。
闽南文化与台湾地方文化之间,可谓“一脉相承、相互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2005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的10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有40多项与台湾有着紧密关系,有许多至今仍在台湾岛广为流行传播。
福建地方戏曲中,在闽南一带盛行的梨园戏与闽中地区的莆仙戏,素有“宋元古南戏遗响”的美称,弥足珍贵,在台湾也拥有热心的观众。歌仔戏既是福建的五大地方剧种之一,也是台湾的主要地方剧种,它发端于闽南,成形于台湾,返流入闽南,至今盛行两岸,成为闽台文化同根、同源的鲜活见证。精美精细的木偶雕刻、雅致幽婉的南音、脍炙人口的闽南歌谣等无不传载着两岸共同的文化关怀和诉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交流,是两岸人民最具民间性、广泛性、长久性、直接性的文化交流。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将更好地促进两岸人民深层次的文化交流。”马建华说。
如今,闽南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的建立,激发了两岸同胞共同保护文化遗产的热情。一年多来,“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海峡两岸保生慈济文化节”“海峡两岸民间文化艺术节”“海峡两岸三平祖师文化旅游节”“漳台族谱对接和民俗展览”等两岸文化交流活动纷纷开展。
马建华说:“这些活动,既是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展示文化遗产和促进对台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对促进两岸同胞深层次的文化交流、文化认同,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维护祖国的和平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具有其他地域文化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作用。”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