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对话
“巴西有千亿美元的投资空间”
——专访巴西出口与外贸投资促进局主席亚历山德罗·特谢拉
● 巴西的1.91亿人口将会成为中国产品全新的消费市场,巴西有优越的地理位置,被看作是许多产业的出口平台。
外资企业在巴西境内生产的产品,在向第三国出口时,可向巴西政府申请出口信贷和保险。如果产品增值到一定幅度,可获原产地证
● 未来的几年内,巴西将会面对一些挑战,即扩大产业规模和提高运输效率,将具有竞争力的生产系统转化成一个同样具有竞争力的物流系统。在加速增长计划中,政府和私人资本将会被导向公路、铁路、港口和其他物流终端的投资
● 巴西只是1%的可耕地被用于种植生产乙醇燃料的甘蔗,就替代了国内一半的汽油需求。和美国不同的是,巴西并没有乙醇燃料生产的津贴,而主要依靠飙升的油价支撑
□实习记者 周烨彬
9月8日开幕的第12届厦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主题色为绿色的巴西展台格外耀眼。热情的巴西人端出了香醇咖啡、浓情巧克力以及一大堆的巴西特产。国际经济形势的剧变,让许多中国企业开始关注两万公里之外的投资机会。参加投洽会的辽宁抚顺市副市长杨学海表示:“我们市的很多企业家也想去南美投资。这个机会很难得。”
南美展团的发起人亚历山德罗·特谢拉笑眯眯的看着眼前涌动的人群。作为巴西出口与外贸投资促进局(Apex-Brasil)的主席,特谢拉先生的使命是促进巴西产品和服务的出口,为全国性企业的国际化提供帮助;而作为世界投资促进机构协会(WAIPA)的主席,他一直致力于发展和促进各国间的投资与交流。
《商务周刊》:去年流入巴西的外国直接投资达到346亿美元,居拉丁美洲国家之冠,与此同时,巴西也加大了对外投资力度。您怎么评价目前中巴之间的投资现状?
亚历山德罗·特谢拉:现在有30多家巴西公司在中国投资,大约有50家巴西企业在中国设有代表处。淡水河谷公司还参股了中国的煤矿公司和海运航队,并在珠海建立一个新的球团矿厂——珠海裕嘉产品有限公司,这是淡水河谷在华的第一笔矿石业务投资。另外,今年3月巴西马可波罗(Marcopolo)公司汽车零部件项目正式签约落户江阴开发区;4月份,巴西萨伯(Sabó)公司宣布投资1000万欧元在无锡工业园生产汽车零部件。巴西在中国的投资发展很快,同时近年中国在巴西投资也出现了增长的势头,比如冠捷科技集团和中国南方控股集团就是从投资巴西中受益的中国公司的代表。
当然,中国企业在巴西投资时间不长,所以目前投资规模还比较小。根据巴西中央银行的数据,来自中国大陆的投资额仅占巴西外商直接投资的0.05%,这不算多,中国的香港、澳门和台湾三个地区合计也达到了0.1%。
《商务周刊》:您曾多次提到基于经济互补性,中国和巴西可以建立战略伙伴关系。那中国和巴西的经济互补性体现在哪些方面?能够怎样展开合作?
亚历山德罗·特谢拉:近些年来,巴中两国融入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快。我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两国的国内市场都相当大,经济呈现多样性的特征,都非常重视出口。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对铁矿石、石油、乙醇燃料的需求越来越大,而我们的淡水河谷等公司的产能可以满足贵国的需求,而且我们最近新发现了图皮(Tupi)油田。中国人口众多,对农作物的需求大,而巴西日渐成为中国的“海外粮仓”。比如中国人爱吃豆制品,目前巴西就是中国最大的大豆进口国。由于外汇储备的不断上升和对自然资源的强劲需求,中国越来越成为非洲、中亚以及拉美许多资源丰富国家的一个强大投资来源。
《商务周刊》:刚才在展台上,我们看到许多中国企业家,例如山东冠丰集团董事长方才臣,他们没有足够的信息渠道,对巴西了解甚少。您能介绍一下,巴西采取了哪些措施帮助外国企业迅速适应巴西的商业环境?
亚历山德罗·特谢拉:巴西的1.91亿人口将会成为中国产品全新的消费市场,中国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将会在巴西大展拳脚。
巴西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对于其他许多国家是长期可靠的供应者,因此巴西也可以被看作是许多产业的出口平台。外资企业在巴西境内生产的产品,在向第三国出口时,可向巴西政府申请出口信贷和保险。如果产品增值到一定幅度,可获原产地证,这样出口时就可享受巴西与其他国家间的贸易优惠待遇。同时,为了帮助外国企业迅速适应巴西的商业环境,我们还通过BNDES(巴西开发银行和区域开发银行)为外国投资者提供融资渠道。从石油勘探到信息通讯技术的多个领域,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为所有愿意来巴西投资的企业提供了重要的有竞争力的劳动力优势。当然,我们还有极具竞争力的原材料资源、稳定的宏观经济基础和成熟稳健的民主制度。
《商务周刊》:2007年1月,巴西政府公布加速增长计划,计划通过此计划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你们倾向于接受哪些行业的外国公司?
亚历山德罗·特谢拉:巴西政府计划通过生产发展政策(PDP)、加速增长计划(PAC)、投资激励措施(如信息法和创新法),鼓励在信息技术和通信、微电子和技术服务等方面具备基本生产能力的企业前来投资,以促进和加速巴西的发展。这些政策规划将为投资者提供具体的计划,指明其中的投资机会和奖励机制,重点领域为能源、港口、信息技术和通信、农业、生物燃料、电子产品等。
加速增长计划是在两到三年内在物流、基础设施、能源这三个领域投入2500亿美金,主要集中在能源方面。该计划所需的资金只有317亿美元来自政府,剩余资金将来源于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
《商务周刊》: 据巴西媒体报道,到2020年的时候,巴西要建成8500万千瓦的电厂,这意味着820亿美元的投资,如果再加上您说的加速增长计划,巴西在能源、基础设施等方面有几千亿美元的投资空间。但能源涉及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问题,外资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和通过怎样的程序,才能投资这一战略产业?
亚历山德罗·特谢拉:外国公司投资开发巴西的矿产资源,需要经过巴西政府的授权和特许,需要获得执照和许可证。每一家按照巴西法律在巴西组建的公司,只要公司总部及运营都在巴西境内并且将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作为公司目标,就有资格获得勘探和开采的授权。巴西《宪法》保障各公司享有公平的开采和利用巴西矿产的权利,无论该公司是来自何国以及何人控股。因此,除了位于国土边境的区域以外,在其他区域开发矿产资源,对本土和外资公司都同等对待。该原则同样适用于土地所有权。说到农业用地,我们有最小持有量的限制,否则就要提高相应的税收。
当然,我们也会认真挑选申请的外资企业。我们更倾向于接受有强有力技术背景的企业。从19世纪末外资投资巴西铁路开始,外国资本不仅给巴西带来新的生产技术、产品创新,也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和管理观念。这次的加速增长计划,我们广泛邀请各国实业家来巴西投资,并不是巴西政府缺乏资金,我们是为了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经验。
《商务周刊》:巴西的可耕地面积是中国的6倍,而人口仅为中国1/7。中国13亿人口对农作物的需求量很大,您觉得中国和巴西在农业方面有哪些合作的机会?中国人能去巴西买农场种粮食吗?
亚历山德罗·特谢拉:巴西是一个农业超级强国。我们是多种农产品最高效的生产国之一。未来的几年内,巴西将会面对一些挑战,即扩大产业规模和提高运输效率,将具有竞争力的生产系统转化成一个同样具有竞争力的物流系统。在加速增长计划中,政府和私人资本将会被导向公路、铁路、港口和其他物流终端的投资。中国的投资者可以在这些领域与巴方合作,以促进两国的农业贸易。
根据巴西的法律,如果外国人开发农业需要购买土地,只能找到巴西的合作伙伴,而且对于土地面积的限制也是比较严格的。但如果对我国土地有比较完善的规划,我们会酌情考虑。以前许多日本人在巴西开发农业,都是找到一个合作伙伴买下一片土地进行农业投资。
《商务周刊》:当流入的资金增多时,其中不怀好意的外资也会增多。历史上,巴西也曾两度因为外资的投机而损失惨重。巴西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避免“热钱”,吸引国际生产性投资资本?
亚历山德罗·特谢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恶性通货膨胀让巴西的银行系统迅速成长,目前巴西是热钱流量很大的国家,但巴西的金融行业也是全球最发达的系统之一。巴西中央银行通过“巴西央行网”系统的“电子申报登记”模块来监测资本的流进和流出。来巴西投资的公司要在这个系统下注册相关信息,包括数量、属性和投资目标领域。除了常规的收益汇出税和法律合规外,引进的和流出的资本可以免于所有的兑换控制或者其他限制。
而为了控制通货膨胀,我们也在不断地提高利率,降低市场上的现金流量。今年3月份时,巴西的实际利率为6.73%,已超过土耳其成为全球实际利率最高的国家。到7月时,巴西央行将基准利率进一步从12.25%提高到了13%。
《商务周刊》:有人说正因为巴西和美国对乙醇燃料的推崇,导致了这一轮的世界粮食危机。作为世界投资促进机构协会的主席,您怎么看待这种指责?
亚历山德罗·特谢拉:巴西的乙醇生产和其他国家完全不同。巴西是用甘蔗,而其他国家一般都采用粮食作物。因此要具体来谈关于粮食和生物燃料的冲突,我们必须考虑到不同国家生产系统的差异。巴西的粮食和生物燃料同时获得了快速发展,这种齐头并进是以生产力提高和扩大农业用地面积为基础的。巴西有340万公顷土地用于种植制造生物燃料的甘蔗,大概占全国3.55亿公顷可耕种用地的1%。这部分甘蔗的种植面积是玉米种植面积的1/4,大豆种植面积的1/8和畜牧用地的1/60。也就是说,只是1%的可耕地被用于种植生产乙醇燃料的甘蔗,巴西就可以用乙醇燃料替代国内一半的汽油需求。和美国不同的是,巴西并没有乙醇燃料生产的津贴,而主要依靠飙升的油价支撑,以及用大量投资发展生产技术以取得重要的生产成果来支持乙醇生产。
在甘蔗产量稳定增长的这些年里,巴西的粮食产量获得了奇迹般的增长。2007年谷物和油籽的产量创下了1.42亿公吨的纪录,是过去十年年均产量的两倍。因为生产效率的急速提高,当前的每公顷平均产量超过7000公升。从1975年到2007年,平均产量增长了28倍。显然,巴西并没有减少粮食的生产。
《商务周刊》:2000年的《千年宣言》肯定了国际投资对全球经济的强大推动力,世界投资促进机构协会也致力于改善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在全球日趋一体化的背景下,您是怎么看待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现状?
亚历山德罗·特谢拉:对于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薄弱已成为满足人民需求、追求企业发展和实现《千年宣言》目标的重大障碍。为了达到“以投资促发展”的目的,各国投促机构和地方政府必须通力合作,创造有利环境,合理降低合作伙伴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