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合肥10月20日电(记者王圣志)把论文写在穷乡僻壤,把学校办在田间地头,20多年来,安徽农业大学将科研与扶贫相结合,在科技扶贫中培育优势特色学科和高素质人才,走出了一条强农兴校的“大别山道路”。
为改变革命老区贫困的现状,1985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科技开发大别山的重大决策。安徽农业大学一批批专家教授和莘莘学子义无反顾地深入贫困大别山区,播撒科技兴农之火,创农村发展之业,既产生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又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1987年,一位青年教师来到金寨县船冲乡,走进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小山村,毛遂自荐帮助乡亲们种板栗。“板栗空蓬”一直是困扰山里人的难题,他一头扎进栗林里,剪枝、喷药。几个月后,奇迹出现了,被他“调教”过的栗树挂果1300多个,平均产量30.5公斤。对于原来每棵产果不到15公斤的栗农们来说,真是遇到了“活神仙”。这位备受推崇的“神仙”就是痴迷于“栗中仁”研究的安徽农业大学教授任立中。他通过7年时间的潜心钻研,揭开了“板栗空蓬”之谜,独创了板栗丰产技术。
“论文不仅仅是写在纸上的,更要写在大地上,写在高山上,写在农民科技致富的大道上……”林学专家张良富说。他长期在基层奔波,进行技术培训和科学实验,被农民亲切地称作“农民教授”。
可以说大别山区的一些支柱产业,几乎都对应着安徽农业大学的一位或几位专家教授:银杏与张良富、安农水蜜桃与钟家煌、中华猕猴桃与丁世林、水稻杂交育种与丁超尘、水稻旱育稀植与黄仲青、茶叶与江光辉、蚕桑与徐静斐……一批又一批立志扶贫的教授们,为大别山地区的经济腾飞插上了人才、科技的双翼。
安徽农业大学将学校办在田间地头,为农村培养更多留得住、用得上的专业人才。1985年9月,安徽农业大学与金寨县政府携手创办的全国第一所全日制县属农业专科班,先后开设了11个专业,培养了410名毕业生,相当于10年分配到金寨县高校毕业生的总和。
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安徽农业大学先后有近2万名学生,深入大别山区开展科技扶贫和社会实践。据不完全统计,自1985年以来,学校累计推广各类实用技术和科技成果近2000项,培训学员200多万人。
安徽农业大学专门成立“扶贫办公室”,各学院(系)确立一名主要领导负责科技扶贫工作,建立了校院各负其责,“扶贫办”统筹安排、具体实施的管理运行体制和机制。对在科技扶贫一线的教师、科技人员和在贫困地区挂职科技副县长、副镇长、村支部书记等职务,并做出一定成绩的,在晋职晋级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以鼓励更多的教职工主动投身扶贫事业。
在开发地方特色资源过程中,学校对相关学科明确科研方向、凝练科研项目、力争科研突破、实现成果转化,涌现出茶学、作物遗传育种、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森林保护学、生物物理学、木材科学与技术、植物病理学与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共建等一批省部级重点学科。
安徽农业大学坚持将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等,与扶贫开发、科教兴农工作结合起来,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自科技开发大别山活动开展以来,学生累计撰写相关调查报告、科技论文、毕业论文5000多篇,不少论文在全国大学生学术竞赛中获奖。
20多年来,“大别山道路”所体现出的精神,现已积淀为安徽农业大学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实践证明,“大别山道路”是一条兴农之路,是一条强校之路。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