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九旬保姆,因年纪太大生活无法自理。八旬女主人身体多病,无力照顾他人。本打算为孤寡保姆养老送终的主人家,经多方考虑后,欲将她送往敬老院。但保姆拒绝此意,左邻右舍也颇有微词:“保姆在你家任劳任怨一辈子,就这么把别人赶走了?”
“到底该把保姆留在家里,还是执意送她去敬老院?”主人家一直在为此事为难。
39岁当保姆,主人家想出资将老人送往敬老院,老人拒绝 现状两老相伴照料难 昨日上午,记者走进大溪沟街47号3-2,81岁的孔繁璋婆婆正在清理一堆医药发票。“前段时间刚检查出来有脑梗阻,一直在打针、吃药。”病恹恹的孔婆婆,看着满桌子的发票,一脸无奈。
93岁的保姆胡素珍,干瘦、矮小,双耳严重失聪。从39岁开始,她就在孔婆婆家当保姆。因为老来无依无靠,孔婆婆一家遂留她一起继续生活。
随着1992年孔婆婆老伴去世后,就是这两老人相依为伴。孔婆婆患高血压多年,身体一直不好。胡婆婆也是疾病缠身,经常胸闷、呼吸困难,而且记忆力减退。两老人的生活均无法完全自理。而孔婆婆的子女,都有各自的家庭,再加上工作繁忙,平均一周才能看望两老一次。因此,孔婆婆遂请一楼的邻居李德翠帮忙做饭、洗衣,每月支付几百元的工钱。
“胡婆婆从不要我帮她洗衣服,她要自己烧热水洗。”李德翠介绍,胡婆婆近几年,“听力不好、忘性大,烧完水经常忘记关水、关气,危险得很”。如此安全隐患,也常让孔婆婆心惊胆战,难以安然入眠。
为此,两年前,孔婆婆一家就商量着送胡婆婆到南岸区某敬老院。孔的小儿子杨林(化名)说,为让胡婆婆无后顾之忧,他们一家还特意跟敬老院签过协议,主动支付胡婆婆每月的零花钱和医疗费。但胡婆婆强烈拒绝入住敬老院。
矛盾该不该送敬老院? 要不要执意送保姆到敬老院的问题,随着孔婆婆病情的加重,越发困扰着孔婆婆一家。
“我们一家对胡阿姨感情还是比较深,毕竟在我们家服务了一辈子。”杨林介绍,他们姊妹三人都是胡婆婆一手带大的,待他们像自己的亲骨肉一样。他们小时穿的衣服和鞋子,都是胡婆婆亲手做的。灾荒年间,只要有点好吃的,像白米饭或面饼等,胡婆婆都会全部留给他们姊妹仨。
“婆婆把我们当家人一样,我们也从不跟她分彼此。”杨林说,因胡婆婆早年丧子丧夫,年纪大了,便成了孤老。考虑到胡婆婆在他们家几十年,而且胡婆婆也不愿意离开他们,杨家决定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并为她养老送终。胡婆婆自己也说:“他们几个娃儿,都对我好,给我买吃的、穿的。”
杨林称,当时想送胡婆婆到敬老院,“并不是为了嫌弃她,想甩掉包袱”,一方面是胡婆婆作为孤老可以享受政府的这项优惠政策,另一方面是考虑两老所住的房屋即将被拆迁等问题,“送她去敬老院,我们还是会经常去看望她,又不是不管她”。但胡婆婆固执地认为“住进敬老院,就是去等死”,遂坚决拒绝。为此,胡婆婆一度和杨家闹得不愉快。是否进敬老院的事情,遂被搁置下来。
“但我母亲身体越来越差,她们两人住在一起也很恼火,不仅无法相互照料,还都会给对方增加负担”。杨家兄妹为此也很苦恼。
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当胡婆婆再次被问及是否愿意去敬老院时,她斩钉截铁地说:“要送我去敬老院,我就去跳大河。”她说,自己每月有低保金,只需要杨家让她有间房住下就行。
在是否送保姆到敬老院一事,很多邻居都有看法。有些邻居认为,胡婆婆把自己的大半辈子奉献给了杨家,杨家有义务赡养她,“把老人送走,就是没良心”。也有的邻居认为,杨家对胡婆婆已是仁至义尽,“毕竟他们只是雇佣关系,没有血缘关系,而且也照顾了她这么多年,足够了”。
社区拟派专人去帮扶
胡婆婆的事情,渝中区大溪沟街道罗家院社区工作者们都了如指掌。
社区主任陈海燕介绍,考虑到胡婆婆是位孤老,且年事已高,社区特意派志愿者刘显梅跟老人结成了“一帮一”的帮扶对子,每天或隔天上门为老人打扫卫生、买所需物品,还固定每月帮老人领低保金等。逢年过节,社区也会上门慰问老人家。
“胡婆婆不愿意去敬老院,我们社区就尽力帮忙为孔婆婆一家减轻点负担。”陈主任希望,两老人都能快乐地安享晚年。
记者张水红实习生申鸿凌
(责任编辑:杨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