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河晚渡是久负盛名的盛京八景之一,但因为过去浑河污染严重,它一度只能存在于沈城人的记忆之中了。“强烈的责任感要求我们这一代人,必须把生态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性任务来抓;今天的浑河岸边要比往日更美,更具有经济和生态双重价值!”于洪区委主要领导这样表述全区干部群众治理环境的信心与勇气。
“清水工程”
明珠复熠熠仙女再婀娜
“十一”期间,丁香湖公园游人如织。彩船、绿树、红花、水鸟……构成一幅北国江南的迷人图画。公园管理处主任王士凡介绍说,今年3月9日,20多只白天鹅曾光临丁香湖,引起轰动。至于鸳鸯、野鸭和说不清的水鸟,在丁香湖已司空见惯。在这里搞的活动很多,如赛龙舟、水上表演、赏荷花、环湖万米长跑、环湖自行车赛等等。
在现代化的大都市中,能有如此清澈和充满野趣的一泓湖水,对于沈阳人来说,不啻是一个福祉。
拥有如此美景的丁香湖,几年前还是一个令路人掩鼻的“大水泡子”。是于洪人用三年时间,将她打磨成一个有3.1平方公里水面的内陆湖,并由此使区域水湿度提高了1.5个百分点。这对于改善沈阳北部区域地表水系生态环境和调节生态功能结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说,丁香湖是一颗打磨后放射出璀璨光芒的明珠;那细河的整治则更像是一个传说中的故事:历史上的细河曾经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仙女河,直至上世纪60年代,仙女河还是清水碧波,鱼虾繁衍。而后的几十年里,仙女河由于被动地接纳沈阳西部城区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变得又黑又臭,淤积严重。市、区两级政府经过几年的全面综合整治,使这里河水清澈,绿树成荫,成为沈阳一景,仙女又重现婀娜的身姿。
“蓝天工程”
拔小烟囱建大集群
烟囱林立、时不时地冒出缕缕黑烟——这曾经是于洪区的一大“景观”。这里地处城乡结合部,小型乡镇企业多,是造成污染的罪魁祸首。几年来,于洪区取缔了2吨以下锅炉300余台,并陆续建成黄海、金山、沈新园等大型热源厂。
在有效地进行大气治理的同时,从宏观工业布局上,取缔、搬迁、淘汰区域内的木材干燥、锻造、酒精等重污染企业,促使新建工业企业逐步向东北家具集散中心、五金园、环北产业集群等工业园区聚集,促使大气污染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绿色工程”
生态屏障美化环境
造化街道李庆德老汉,一直有件闹心事儿:自家住在马路边,无论冬夏,一开门就是灰尘暴土,屋里总也扫不干净!去年春季,于洪区启动了“绿色村庄”活动,他家门口路边的低洼地堆成了一个漂亮的小坡,起伏有致,还种上了树。现在,李老汉没事就邀请人到他家下棋:“这有花有树空气好,简直就是小公园啊!”
在于洪区,人们越来越惊喜地发现树越来越多了,景致更美了。蒲河万亩生态林已经成为沈阳西部地区最大的一条绿色屏障,浑河北岸滨水路生态林带南北呼应,对于减少沈阳市大气污染,改善大气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斥资500万元兴建的百米绿化带,向南与浑河晚渡公园内的滨河景观带形成“T”型垂直景观门户;向西将与阳光100国际新园区内的景观形成“L”型绿化网格。
“家园工程”
学习文明享受文明
家住细河岸边的赵淑琴大娘,多少年来有个老习惯,随手扔垃圾,房前、屋后、河塘边,哪方便哪扔。可现在不行了,村里建起统一的垃圾站,还有卫生监督员管着。赵大娘不再乱扔垃圾了。
近年来,于洪持续全面实行垃圾集中处理,每个村都安排一定数量的人员和车辆进行垃圾清运,每个村都有固定的垃圾投放点。村民把垃圾投放到指定地点后,再由专人进行收集。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建设首座生态示范工程——压缩式环保型垃圾中转站,在于洪区陵东街道田义村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一天可处理100吨来自附近5个村的生活垃圾,这是沈阳在二三环地区城中村建成的首座压缩式环保型垃圾中转站。
生态建设,为于洪人打造了一个和谐的于洪,一个适宜人居的于洪,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于洪。
通讯员王阳本报记者杜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