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粤港合作的 新视角 当我们探讨粤港合作的时候,我认为在30年以前、20年以前,乃至10年以前的视角都不同于今天的视角,因为在今天,我们不仅面临着不同于以往的一种创新的、世界的、开放的经济社会格局,而且经过近30年来的发展,粤港之间乃至周边地区经济社会的基本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首先,我们需要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认识和探讨粤港合作新途径这样一个重大问题。全球一体化推动着人类的发展,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推动着人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推动着全球交易成本指数化衰减。从世界上发展比较好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来看,一体化的进程往往是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核心,以市场机制为驱动力,推动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今天我们探讨粤港两地合作,我认为首先要有这样一个新视角,就是把粤港两地合作放在全球一体化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来考虑。比如说粤港合作在中国,在东南亚,在亚洲,乃至在整个世界经济体中,在未来的发展格局中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样的问题如果离开全球一体化的背景来研究,我认为是不够深入的。
其次,我们在认识粤港合作新途径的时候,应该在中国经济格局急剧变化的背景下来考虑。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和高速发展,中国的经济格局已经发生了并仍在发生着异常复杂而又急剧的变化。30年以前的广东,在全中国的地位和30年以后的地位是不同的;30年以前的香港,在全中国的地位和现在的地位是不同的;30年以前的粤港产业结构和分工,与现在的差别是显著的。所以,在中国经济格局急剧变化这样一种形势下来考虑粤港合作的新途径,具有更加深刻的意义。
30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出几个重要的经济增长区域。我们经常讲的珠三角经济区是改革开放的窗口,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另外环渤海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以及正在崛起的中部经济区和正在振兴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也取得了非常突出的发展业绩;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中国西部正着力打造的环新疆经济圈。时间在流逝,经济在发展,中国各个区域间的经济格局在进行大的调整,乃至在未来很可能出现比较显著的重新洗牌,珠三角及香港受到的挑战显而易见。所以考虑粤港两地合作一定要站在中国经济格局急剧变化的背景下来研究探讨。
第三,考虑粤港合作的新途径,需要在充分把握香港的优势和香港面临的严峻挑战这样一种基础上来探讨。前特首董建华先生在概括香港的优势时讲,香港拥有丰厚的财政储备,拥有运作顺畅的经济体系,拥有完整的法制体系,拥有国际金融、贸易、航运的中心地位,拥有位于祖国南大门的有利位置,拥有国家高速发展的强盛背景。我认为这些优势非常突出,也正是今天粤港合作的基本前提之一。因此,今天探讨粤港合作的新途径,就必须准确把握香港的优势。
当然,在充分认识香港优势的同时,也要进一步分析研究香港面临的严峻挑战。
比如有人讲到香港时说,没法想像香港是中国永远的金融中心,它不是上海,也不是北京,没有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不在自己的核心母体里面,而香港和内地的经济关系,仍然是客人的关系。这个说法,或者说这个观点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今天我们评价香港的魅力,肯定它是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没有人怀疑。但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内地经济体将不断膨胀,中国可以包容更多的国际级的经济、金融中心,这种包容能力甚至可以说是催生能力,已经极大地增强。比如说中国到底应该有几个国内金融中心?中国可以有多少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具有国际功能的国际金融中心?如果在20年以前探讨这个问题,那毫无疑问只有香港可以担当这样的重任,但今天随着内地经济体的膨胀,上海和北京也在全力打造现代金融中心,未来广州会不会也成为国际级的金融中心?这些都对香港提出了更加令人深思的一些问题。因此,香港面对多方面的挑战,只有紧紧依托内地这样前景光明的经济快速发展区域,才有希望在竞争中始终处于有利地位。
曾荫权先生在比较香港和上海时说,香港仍然领先上海15年。我想这个评价反映了香港各方面的有利条件,特别是我认为制度建设方面,它很可能领先上海不止15年。但与此同时,内地近30年的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以及未来20年、30年将会以何种发展速度去创造奇迹?这些问题,这些悬念,我认为已经使得我们不适宜用数字来衡量香港对内地的领先程度。
另外,香港要面对的竞争除了来自内地城市以外,还有其他一些城市。在我看来,香港的竞争对手应该是面对整个亚洲,包括新加坡、首尔、东京等。如果放在全球一体化或者至少在亚太市场里面看,香港的竞争对手至少还有伦敦、纽约这样的城市,至少它们是一些不那么直接,但是非常有力的竞争对手。
所以,促进香港进一步快速发展,加强粤港合作就是其中的重要环节,通过粤港合作,不仅能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增长极,而且可以以此为平台,有效延伸香港与内地的合作,共建全球经济增长极。前面我引用了董建华先生所说的香港拥有国家高速发展的强盛背景优势,这已经成为香港实现经济社会进一步快速发展至为重要的一种动力。所以说,今天的香港,其实已经是一个烙上醒目中国印记的经济中心、航运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个国际中心可以离开核心母体而独立存在并得到发展。
所以,我们在新的形势下认识粤港合作的途径,就要首先认识粤港双方的优势在哪里,进一步分析认识各自的弱点在哪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合作中取长补短,扬长避短,互相学习,共同发展。
第四,在认识粤港合作新途径的时候,我们应该充分把握内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面临的挑战这样一个背景。也就是说,内地的经济快速发展,内地经济体的不断膨胀,内地的经济地位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不断提高将为香港提供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强有力的支撑。过去30年的实践表明,内地是亚洲、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最具活力、增长最快的经济体,未来如果没有太大变数,内地经济依然会快速增长,甚至成为全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一个强大并快速发展的经济体必然会成就若干辐射广泛的金融中心、经济中心、航运中心和贸易中心。
对于内地来讲,特别是对于广东和沿海其他城市来讲,和香港的合作同样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仔细回顾一下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之所以能够得到快速发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广东毗邻香港,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其实在我看来,我们改革开放30年来,就是不断以广东为跳板,以广东为先导,不断把香港、国外特别是东南亚的产业承接过来,不断把资本、技术乃至管理引进来,不断把香港和东南亚好的经验借鉴过来,甚至把他们的体制机制借鉴过来,推动我们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推动我们的改革开放。难以想象,离开香港,广东的今天将会怎样,中国的改革开放现在是什么样的局面,我认为不论如何估计香港在其中发挥的作用,都不会过分。未来,中国特别是广东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全面升级的战略性任务,香港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离开香港这样一个国际经济中心,很难想象广东的发展不受到严重影响。
综上所述,我认为粤港合作其实就是通过香港和广东的合作,推动香港和内地的合作,从而构建出极具全球竞争力的中华经济体。因此,我认为粤港合作需要具有世界眼光,需要具有战略思维,需要有开放心态,需要着眼于长远,需要求真务实,需要达到合作双赢的最终目的。换句话说,粤港合作就是兄弟之间的合作,兄弟之间的合作是不能算小账的,不能你给我一个优惠,我给你一个政策,斤斤计较没有出路。这是第一个问题,即我们应以什么样的眼光、什么样的视野来看待粤港合作的途径。
二、粤港合作的新途径 第二个问题是有关粤港合作的一些构想或者粤港合作的主要途径。通过粤港合作进一步密切粤港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方面的交流与融合,从而构建出一个粤港合作大特区。我讲的是粤港合作大特区,不是特别行政区的概念,而是说粤港紧密合作以后的区域,将成为中国经济体中最富有活力、规模最大、发展前景最好的一个经济体。并且,通过粤港优势互补的全面合作,构筑的这样一个合作平台将在亚太地区,乃至全球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要打造中国、东南亚乃至亚太地区最有活力、最有竞争力的一个经济体,让它成为这些地区乃至全球的经济增长极。
过去我们曾经研究过,通过粤港合作进一步推动泛珠三角经济区,进一步构筑中华大经济区,进一步构筑东南亚经济体,进一步构筑亚洲经济体。全球一体化迫使我们通过合作寻求利益共享机制,寻求优势互补产生的利益增量。一句话,我们应该首先立足于通过优势互补的合作,做大“蛋糕”,其次才是利益的分割。
这样的一个粤港合作大特区的核心任务,我认为是全力推进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不仅可以带动泛珠三角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而且能够成为中国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主要平台和基地。
从经济规模上看,目前广东略优于香港,但从制度层面上看,广东落后于香港。所以我认为,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打造一个技术和制度在亚太区域竞争中的制高点,依靠市场机制进一步推进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在大平台上统筹优化配置,推进粤港产业合理分工,比如说一般的低端产业转移到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全力优化香港、广州、深圳、珠海等条件较好地区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和政策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粤港合作大特区的核心部分,打造成世界级的经济体。在这个过程中,打破壁垒、优化环境至关重要。关于基本的合作模式,我们过去讲的“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在新的视角下,我认为将变成“前融资后投资,前服务后制造,前研发后生产,前中心后腹地”的合作格局。
在粤港合作大特区的打造中,我想广东政府有许多工作可以去做。我认为要实现广东体制、机制和香港的体制、机制全面的,乃至无缝隙的对接,这对广东来讲非常重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吸收了香港的很多经验和制度创新方面的有益成果,推动了广东的制度创新。要知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制度最重要,因为良好的制度可以大大节省经济社会运行的成本,从而提高经济社会的运行效率。有人可能会讲,广东和香港属于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难以实现体制和机制的有效对接。但是,市场经济具有本质的共性,无论何种社会制度,只要实行市场经济制度,都要遵循共同的经济运行规律。
我认为在新的视角下,广东与香港进行全面对接,对于广东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核心任务是要进一步打造出适应这样一个合作经济体要求的政府,或者叫符合这个经济体发展规律的政府。我给它概括出五种特征:效率政府,即政府要有效率;阳光政府,即政府工作要透明,要公开;服务政府,政府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服务;守法政府,即政府要成为守法的模范而不是相反;廉洁政府,即减少经济发展中的交易成本。
广东政府与香港政府共同打造一个极具核心竞争力的高地,可以使更多优质的产业、附加值高的项目,纷纷落户到这样的经济合作体中来。因此,粤港合作不是仅仅站在珠三角这样的一个区域去看,要求我们有更宽广的胸怀、更深远的眼光。粤港乃至其他省市区都是亲兄弟,应该共同面对压力,共同接受挑战,共同把握机遇,应该全力携起手来,共同打造一个中华经济圈,在中华民族崛起中发挥龙头作用。
三、值得注意的两个问题 在粤港合作大特区的打造中,必须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香港在粤港合作中,应该更加积极主动。要知道,目前香港对内地经济的依赖程度显著强于内地对香港的依赖程度,而且随着内地经济的进一步快速发展,香港对内地经济的依赖程度将进一步增强,而内地对香港的依赖程度将进一步衰减。如果粤港合作大特区不能有效生成,香港将有可能失去和内地经济快速对接、快速融合的一个良好的跳板,有可能在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被逐步边缘化。因此,香港应该认识到,与广东合作,就是与内地合作,就是融入内地经济,并进一步在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中占据有利地位。
二是在粤港合作中,广东应该充分认识合作的重大意义。香港是全世界的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和贸易中心,是全世界最具竞争力的区域。如果粤港合作大特区不能有效生成,广东就没有用好香港这个“聚宝盆”,没有用好香港能够发挥特殊作用的区域优势,广东,甚至珠三角的发展成本很可能会成倍地增加,这将大大延缓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很可能使广东错失良机。我甚至认为粤港合作大特区未来到底走到什么程度,很可能影响到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进程,很可能影响到香港和广东在中国乃至亚洲经济格局中的竞争优势。粤港合作大特区的有效生成与发展,能够进一步为中华民族崛起发挥助推作用。
(责任编辑:马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