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达京,湖南省岳阳市消防支队白石岭大队特勤中队二班班长,入伍5年来,他先后参与灭火战斗和抢险救援500多次,解救被困群众120余人,2次荣立三等功,连续3年被支队评为优秀士兵,2008年被省公安厅评为“抗冰救灾先进个人”。驻地群众亲切地叫他“特勤尖兵”.
爱锻炼,意志如铁;爱战斗,威猛如虎;爱人民,情怀如火!
这,就是湖南省岳阳市消防支队白石岭大队特勤中队二班班长刘达京的迷人风采!入伍5年来,他先后参与灭火战斗和抢险救援500多次,解救被困群众120余人,2次荣立三等功,连续3年被支队评为优秀士兵,2008年被省公安厅评为“抗冰救灾先进个人”。驻地群众亲切地叫他“特勤尖兵”;成都军区政委张海洋中将称赞他是家乡的好兵。回味他在四川抗震救灾的壮举,战友们至今钦敬不已。
“5.12”汶川大地震,震撼每个华夏儿女,也牵扯着千里之外的刘达京的情感。这位从英雄城市南昌走出来的小伙子,有一颗火热的心:“看到电视里惨烈的画面,我脑海里就只有一个念头,早点去前线!哪怕早一秒也好,早到就可能多救出一个鲜活的生命!”次日,他率先向中队指导员请战,要求奔赴四川救援:“我在岳阳多次参加救援,经验丰富。灾区需要我们这种特勤兵。”中队长胡应军称:“他的体能、技能、指挥能力确实是中队数一数二的,而且独立完成任务能力强。”第三天,刘达京再次向组织递交了请战书;即日深夜,睡梦中的他等来了“出发”的命令,他迅速准备好了全套野战装备。加入了湖南消防地震抢险救援队第三突击队,奔向了呻吟中的天府之国。
一上阵就是严峻的挑战。5月16日清早,刘达京和战友们开进了平武县,其目的地是大山深处的南坝镇。此时,山路阻塞,山坡陡峭,车辆无法行进,救援器材只好由战士们肩扛手抬,平均每人负重达30公斤。体能超强的刘达京可有用武之地了,他至始至终拣最重的“武器”扛。100多斤的液压破拆机组驮在他的肩上,随了他在余震不断的山地里攀援了10多公里。“这伢子特能吃苦耐劳!”白石岭消防大队宋广平大队长显然十分欣赏、喜欢这名战士。昔日美丽的川北小镇南坝镇就在眼前。她啊,满目疮痍,到处是残垣断壁。为防止次生灾害,部队在全力救人的同时也肩负着清理尸体的重任。面对血肉模糊、腐烂发臭的尸体,刘达京没有迟疑,他奋勇上前,默默挖掘。“有一次,刘达京携同队友,挖掘一对遇难母子的尸体。在严重倾斜、摇摇欲坠的三层危楼旁,他整整挖掘了12个小时,手起血泡了,也没有停歇、退缩。”大队长宋广平哽咽了,“他执行任务非常的果敢,直接影响着身边的战友!”
战士自有战士的风采。5月18日上午,部队接到消息,南坝镇20公里外的石坎、水观乡有数百名伤员和群众困在山里。刘达京积极上阵,随突击队向深山进发。傍晚时分,他和战友赶到石坎乡,成功转移灾民100多人。转移途中,细心的刘达京见一位老人行色匆匆地往山里赶,他忙上前打听,原来,老人的老伴和一个不满2岁的孙子还困在山里,生死不明。救人如救火,他立马向突击队队长请战。
勇士随老人进山而去。天黑路险,刘达京和另一名战士翻山越岭徒步走了7公里,到达石坎乡新建村老人家中。在房屋后的一块空坪上找到了满眼无助的刘老太和尚在襁褓中的孩子。他二话没说,背起老人就往山下跑。途经一条宽约50米的河流过不去,他又和队友商量,由队友将手中的救生绳连接,站在岸边拉住,他背小孩先过河,就这样,刘达京用他坚实的肩膀,往返三趟,将爷孙3人安全转移。第二天中午,满脸疲惫又满脸兴奋的刘达京,和他的战友一起成功转移了18名被困群众。真情护民铮铮男儿,铁血柔情。不论何处,刘达京的心都会与灾民紧紧相连。行军路上遇见灾民,他都会匀出自己的干粮。战斗打响那天,他把自己的干粮和水捐得干干净净,未曾替自己存留半点;由于道路阻塞部队供给不上,他饿了一整天。进山救人那天,风雨骤起。天冷人饿,看到爷孙三人眼里充满饥饿和渴望,刘达京将身上仅有的半瓶矿泉水和两块面包都分给了老人。老人噙着泪水不肯接受,刘达京“生气”了:“吃吧,老乡,我年轻身体好着呢,我不饿!”为了老人睡个安稳觉,刘达京顾不上一天的劳累,赶紧与战友搭建临时帐篷。把老人和小孩安顿好后,他和战友却在帐篷外和衣而睡。午夜山寒,他俩就以塑料袋和报纸为盖。“后来实在冻得受不住了,我们就拾些干草、枯枝,点火取暖,你靠着我,我依着你,坚持到天明。”尽管又冷又饿,但他认为:“只要受灾的群众安全了,就是我们最大的快乐!”不止是此夜。浴血奋战8天,为腾出更多时间托起废墟上的生命,刘达京没睡过一个好觉,没吃过一顿饱饭,没洗过一次澡。“看到他们家园尽失,亲人朋友离散,却挤出笑容说谢谢,我只有全情援助他们才能欣慰。”刘达京深邃的眼睛湿润了。而面对记者的采访,这位抗震救灾英雄却有些腼腆,全然没了直面地震咆哮的坚挺和无惧,但人们恰恰记住了他。心有大爱,情系苍生百姓;身怀绝技,敢走龙潭虎穴。
无论在驻地,在灾区,“特勤尖兵”刘达京都是一页永恒的传奇!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