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会成为“亚洲版冰岛”吗
本报特约撰稿 苑基荣
11年前,亚洲金融危机沉重打击了韩国。目前,美国金融海啸再次冲击韩国,并对其经济造成重大伤害,股市暴跌,汇市低迷,国外资金抽逃,实体经济受损。
股市汇市暴跌资金外逃
近来,韩国经济笼罩着一片愁云惨雾,被英国媒体认为可能成为“亚洲版的冰岛”。在近两周里,韩国首尔综合指数的跌幅高达17%,股指则跌至三年新低。而自9月底以来,韩股已累计下滑21%。仅10月16日一天,韩国股市市值就蒸发掉64万亿韩元(490亿美元)。现代证券的分析师预计,短期内韩国股市将维持下跌趋势。
与此同时,韩国汇市也剧烈动荡。10月16日,韩元对美元重挫9.7%,创下自1997年12月30日以来的单日最大跌幅。今年以来,韩元兑美元,已贬值近32%。去年年底,1美元可兑换936.1韩元。但在10月9日上午,1美元竟可兑换1484.9韩元,这也是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纪录。这大大提高了韩国银行和政府偿还外币债务的成本,很多韩国企业因还不起外债破产。
在韩外资也纷纷抽逃。西方公司,尤其是美国公司在次贷危机中损失巨大,不得不抛售韩国资产,抽回投资,以救母国总部燃眉之急。
据统计,在美国金融危机前后,外国投资者在亚洲主要国家的股市中,从韩国抽走的资金最多。截至10月16日,外资今年已从韩国股市撤出230亿美元。
另外,从2005年底到今年6月底,韩国的短期外债已增长近两倍,至1756.5亿美元。
英国《金融时报》发表专题报告分析,韩国经济危机四伏,可能步冰岛后尘,踏上“破产”之路。
实体经济已经受损
这次金融危机不仅导致韩国虚拟经济濒临破产,对实体经济也产生了较大冲击。
韩国大山LCD是一家电视零部件制造商,年收入约为4亿美元。然而,随着韩元贬值,这家盈利颇丰的韩国企业在9月不得不申请破产,因为该企业投资外汇市场损失了5420万美元。大山LCD公司这样的企业,是次贷危机最直接的受害者。
另外,中小企业的雇员占了韩国就业人口的88%,但它们在金融海啸面前毫无抵抗力,如果政府不保护它们,那将意味着高失业率、内需减少和大量银行坏账的出现。
此外,韩国经济往往是以出口导向为主,特别依赖欧美消费市场。如今,美国市场疲软,“胃口”缩小。韩国汽车工业协会就说,近几个月,韩国汽车企业出口到美国的汽车数量已锐减。
受以上影响,韩国总体经济增长情况不容乐观。据估计,韩国明年经济增长可能下降至2.2%,为1997年金融危机以来最低水准。
韩国不会重蹈覆辙
《金融时报》唱衰韩国,韩国媒体对此很是不满,纷纷予以反驳。
确实,韩国的手里还是有不少优势的。韩国2007年的人均GDP突破2万美元,是世界第11大经济体。韩国还一直谨慎执行财政政策,拥有相对稳定的政府财政。
此外,由于韩元的疲软,韩国产品在国外的销售价格将进一步降低,这必将有助于该国的出口。
而油价走低也是韩国的利好消息。与大多数国家相比,油价对韩国贸易的影响尤为巨大,油价每下降10%,韩国的经常项目逆差就能下降0.9%左右。
韩国银行的状况要稳定许多。韩国主要几家商业银行并未出现(1997年那样的)存款蒸发。9月份,韩国银行体系的韩元存款额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1%。
韩国央行手中的外汇储备也多达2397亿美元,大大高于1997年时的水平。1997年时,韩国的银行曾在海外市场上借了大量美元的短期债务。而这一次韩国各银行背负的多是长期债务。
笔者认为,就目前来看,韩国不太可能重陷1997年那样的金融危机,也不太可能成为“亚洲的冰岛”。但这次金融海啸目前还没完,而韩国的自然资源少,优势产业不是太多,韩国会蒙受多大的损失,目前还很难下定论。
开始影响内政外交
一项最新民调显示,受金融危机影响,韩国总统李明博的民意支持率在10月大幅下降,由10月初的32.8%下降到10月15日的20.9%。
金融危机不仅没转移民众的注意力,帮李明博减压,反倒给他加压。那么,韩国在野的政治势力会不会借机呼吁群众走上街头,逼李明博下台呢?应该说,这种可能性不大。毕竟,金融危机和“牛肉风暴”不同,它是全球性的。韩国各党派必须齐心协力应对,谁趁机拆台都会成为历史罪人,这是关系到韩国经济生死的大问题。
事实上,韩国政府已采取了减税、积极干预汇率市场、给银行提供担保等措施。另外,韩国政府还向东亚的邻国求援,提出总值80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方案。李明博还焦急地向中国和日本招手,建议三国和东盟一起举行区域性峰会,商讨应对当前危机的良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