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兴波是山东省公安消防总队济南市支队特勤大队副大队长。2008年5月13日12:15,于兴波随山东省救援队顺利抵达成都,成为第一支到达四川灾区的外地专业救援队伍。于兴波和他的战友们共成功救出23名被困群众,37具遇难者遗体,疏散被困群众300余人,幸福小区、新华书店、华夏广场、都江堰到处都有他们的影子……
“老兵”名叫于兴波,是山东省公安消防总队济南市支队特勤大队副大队长。他皮肤黝黑,手上一道伤疤仍然清晰可见,那是大半个月前在地震抢险救援中留下的印记。2008年的5月,在万众瞩目的四川震区,于兴波用血肉之躯和精湛的技艺,展现了山东消防战士的英勇无畏、淳朴厚道和宽广胸怀。
(一)关键词:出发
突然,桌上的水杯瞬间摇晃了一下,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地震灾害救援队员,于兴波感觉这不是一个好的征兆。
紧急集结,22小时奔赴都江堰
2008年5月12日,天空蔚蓝,这本应该是一个普通的日子。
济南消防特勤大队的会议室里,于兴波正与另外几名干部进行当天一次交通事故抢险救援行动的战评总结。突然,桌上的水杯瞬间摇晃了一下。“不好!”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地震灾害救援队员,于兴波立即站了起来,他感觉这不是一个好征兆。
果然,20分钟后,新华社发布了一条令中华大地为之震颤的消息:“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中西部地区发生7.8级强烈地震,全国许多省份均有震感,其中云南、贵州、重庆、甘肃等省市震感强烈……”
会议室里的气氛立刻凝重起来,他预感:一次艰苦卓绝、规模空前的跨区域地震救援行动即将展开,奔赴一线就如箭在弦上。
当天下午4时,山东省公安消防总队按照公安部消防局指示,要求全省消防部队官兵进入二级战备。以于兴波所在的济南消防支队特勤大队为主体,迅速组成一支专业地震救援队,随时做好赶赴地震灾区一线,执行跨区域地震灾害救援任务的准备。
5月13日7:00,包括于兴波在内的53名消防救援官兵携3条搜救犬以及专业化抢险救援装备,在济南遥墙国际机场集结完毕。中共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亲自到机场为官兵们送行。
12:15,距地震发生不足22个小时,山东救援队顺利抵达成都,成为第一支到达四川灾区的外地专业救援队伍。
(二)关键词:生命
“兄弟,你放心,我们会尽全力进行救援,不能让咱的孩子还没出世,就永远看不到这个世界!”
救援,别人放弃,我们决不放弃!
在四川灾区现场指挥部的部署下,35人的济南支队第一批救援力量,被分为三个战斗小组,开赴受灾最严重地区之一的都江堰市展开救援。于兴波被任命为第三战斗小组的组长。
13日下午5:00,他带领第三战斗小组12名战士来到位于都江堰市观景路47号的坍塌居民楼展开救援。刚到现场,一名蓬头垢面的中年男子扑通一声跪倒在于兴波的面前。
“求求你们,救救我的妻子和岳母吧!我妻子已经有八个月的身孕!他们已经在下面埋了26个小时了!”
看着男子无助的表情,于兴波一把把他扶了起来,安慰他不要着急慢慢说。原来,男子名叫潘运成,是都江堰市的一名出租车司机。突如其来的地震让他的妻子张晓燕和岳母困在居民楼内,而张晓燕此时已经怀有八个月的身孕。
“求求您领导……求求您……”潘运成精神恍惚地向于兴波请求着。于兴波紧握着潘运成的手,眼泪在眼眶中打着转:“兄弟,你放心,我们会尽全力进行救援,不能让咱的孩子还没出世,就永远看不到这个世界!”
于兴波和他的战友穿梭在废墟之上,反复观察寻找着救援的有利地形。潘运成的妻子和岳母被困在一栋六层居民楼里,12日的地震中,这栋楼几乎是垂直坍塌。三层以上结构基本完好,但之下的第二层已被完全“压扁”,三层和一层之间仅为一道高约40厘米的夹缝。而张晓燕和他的母亲就被困在这条夹缝中。为避免将楼房震塌,救援人员不能用破坏性器械和冲击电钻,只能爬到挖掘机翻斗上,用小凿子轻轻敲打。
救援从早晨6点半一直持续到午夜。雨越下越大,这给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眼看着六七个小时还没出来,我们都想放弃了。可于副大队长和他的战士们不断地清理着瓦砾,18个小时没有一分钟的放松……”潘运成的姐姐潘建君说。
救援工作进行了整整15个小时后,障碍眼看就要清除。就在这时,一次强烈的余震将刚被清理出来的障碍物又重新堵住了洞口。楼房越来越危险,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于兴波和他的战友也有随时被埋的可能。此时,被困40多个小时的张晓燕两人的声音越来越微弱。围观的市民纷纷摇头,一位围观市民感叹道:“没希望了。”
这时,现场指挥的于兴波对大家喊道:“同志们,别人放弃,我们决不能放弃!只要群众还有一丝生还希望,我们就要不惜一切代价!大家说对不对?”
“对!”战士们的斗志在瞬间迸发。
于兴波走到洞口,用带着胶东口音的普通话向里面喊道:“妹子,大娘,你们一定要坚持,我们正在全力救你们和孩子出来,你们一定要坚持住!”
拼死也要上。冒着生命危险,救援队的小伙子们两人一组,轮流钻进洞口,用电钻钻掉钢筋混凝土。伴随着电钻的“嗡嗡”声,现场每个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就这样,又是5个小时的煎熬。终于,最后一根钢筋被剪断,几分钟后,张晓燕和母亲先后被拖出,被火速送往急救中心抢救。
那一刻,数百名都江堰市民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潘建君流着泪拉着于兴波的手说:“山东来的消防兵,你们是我们全家人的救命恩人,你们是我们家未出生孩子的再生父母!”
(三)关键词:转战
在灾区的日子里,救援队共成功救出23名被困群众,37具遇难者遗体,疏散被困群众300余人,幸福小区、新华书店、华夏广场、都江堰到处都有他们的影子……
山东救援,灾区群众生命的保护神
结束了“两人三命”的紧急救援,于兴波和他的队员们,立刻转战其他救援现场。
在四川地震灾区的九天九夜里,于兴波和他的官兵们不停地救援,转战,再救援,再转战,在灾区的日子里,他们共成功救出23名被困群众,37具遇难者遗体,疏散被困群众300余人,幸福小区、新华书店、华夏广场、都江堰防火门窗厂等一大批急难险重地震救援事故现场都留下了于兴波和他的官兵们的身影。在一片片倒塌建筑残存瓦砾上,写着“山东救援”的那抹橘红色,一次又一次为被困群众点燃了生命的希望。
灾区群众称赞他们是灾区群众生命的保护神……
(四)关键词:辛酸
每当从倒塌的废墟中挖出遇难者遗体,心里便会涌上一阵阵辛酸。这种感觉在离开灾区半个月后依然是挥之不去……
“作为职业救援者,我宁愿没有这种任务。”
6月7日,在特勤大队的器材装备仓库里,于兴波如数家珍地介绍本次抗震救灾所使用过的各种器材,他坦言:“虽然我们专门从事地震灾害救援工作,但说实话,我宁愿没有这样的任务,每当从倒塌的废墟中挖出遇难者遗体,自己的心里便会涌上一阵阵辛酸。这种感觉在离开灾区半个月后依然是挥之不去。”
全国公安消防部队组建第一批特勤队伍的时候,于兴波就进入济南消防特勤中队,开始接受系统的特勤业务训练。2005年,山东省地震局依托济南消防支队特勤大队成立山东省地震灾害救援队,他毅然放弃了到支队机关工作的机会,又开始了对地震救援领域的探索。
为了解地震救援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于兴波个人休息的时间,几乎全部都投入到了阅读各类专业书籍与资料上,山东省图书馆自然科学阅览室里,经常能看到这位“老兵”的身影。
由于地震救援实践机会较少,他就广泛搜集各种地震救援的视频和文字资料,同官兵们一起分析各类建筑物倒塌事故的处置原则与方法,并在训练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自创了一系列旨在提高部队建筑物倒塌事故处置救援能力的训练科目,大大提高了地震救援训练的针对性。近年来,他先后参加了公安消防部队救助业务培训班、新加坡第25届国际地震救援培训班,并成功指挥处置了章丘明珠小区建筑倒塌事故抢险救援,在救援领域打下了坚实的救援技能和理论基础,同时积累了丰富的建筑物倒塌事故处置的实战经验。
“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柜上药生尘”,于兴波用一句古语贴切地诠释了一名地震救援人员的职业心态。“但在这条路上,我们会坚定地走下去,随时接受党和人民的召唤。”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