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港口立市、工业强市、科教兴市、生态建市”四大战略,全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实现了新突破,政府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今后五年,我们要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着力打造具有日照特色的国际水准滨海名城为工作目标,统筹“富裕日照、文明日照、平安日照、生态日照”建设,统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进一步推动全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的进程,努力把市十一次党代会和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描绘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从宏观环境来看,世界经济有望保持稳定增长,据经济学家预测,今年世界经济有望保持4%的增速;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在带来发展环境偏紧的一面的同时,也为我们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发展上层次、上水平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省委加快建设鲁南经济带、实施海洋经济战略等重大决策,在"一体两翼"的南翼当中,日照是唯一的出海口,在海洋经济发展战略中,日照又是一个重要的节点,省委、省政府在大的产业和资源整合方面,将把关键的、基础性产业向沿海摆布,为我们带来了重大机遇。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国际石油和粮食价格持续走高,次贷危机、贸易与投资保护加剧,人民币升值加大出口压力等因素不容忽视;国家为防过热、防通胀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和严控新开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要素约束增强;周边地区特别是连云港发展势头咄咄逼人,区域发展竞争更加激烈,我市招商引资面临的竞争和压力越来越大,等等。为此,我们一方面要利用好省加快建设鲁南经济带、实施海洋经济战略的机遇,争上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进一步增创发展新优势、拓展发展空间;另一方面,面对宏观环境趋紧的一面,要克服无所作为、畏难发愁的思想,全面、准确把握省内外、国内外形势的基本点,把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导向和要点,注意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框架下,研究、寻找蕴含的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机遇,坚持好字优先、好中求快、又好又快,努力破解发展难题,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
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研究和实施。特别是对于如何优化招商引资的内容、方式、平台利用,如何完善招商引资的软环境和硬环境,如何把招商引资与产业结构调整、与财源建设、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如何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效益,如何使招商引资的组织方式更科学更合理,如何使招商引资的领导方式和领导责任更强化更明确,等等,都应该进行系统地研究。
要积极探索创新招商方式。要在继续坚持过去行之有效的招商方式前提下,重点推进园区招商、产业招商、企业招商、以商招商和专业化、市场化招商,注重跨国并购、境外上市、服务外包等利用外资新方式。要结合我市的优势,在招引重大项目一开始,就着重考虑使招商引资有利于形成产业链。
要利用各种平台开展招商引资。认真组织筹备好年内赴韩、日、欧美、新加坡、港台等地区和境内江浙沪粤等重点地区和城市开展的投资环境推介、招商引资活动;发挥好已有经贸合作关系以及境内外企业家组织、招商代表机构、友好城市、友好组织、海外华侨组织、商会等在招商引资中的作用;积极与日韩驻青岛、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介代理机构搞好对接,加强与他们的联络沟通,搞好委托招商。
要把招商引资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的路子,并注意强化规划的硬约束,突出城市建设的风格特点,体现档次和水平,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
要理智招商,有选择地招商,着力提高招商引资的档次和质量。不能"捡到篮里的都是菜"。要多招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项目,多招引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的项目。要把招商引资的着力点放在招大商上,瞄准世界500强和"中字号"、"民字号"大公司、大集团,力争有大的突破。对这项工作要安排专人进行研究论证,认真分析哪些项目适合引到我市来布局,采用什么样的措施实施突破,要像写出可行性报告一样拿出具体的方案,带着目标去招引、去对接,力争未来一两年有更多的世界500强等大项目落户日照,从而形成大项目建设的群体效应。
要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处理好几个关系。处理好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的关系,以招引技术密集型为主整体推进;处理好大中小项目的关系,以大型骨干项目为主整体推进;处理好一二三产业的关系,突出二三产业整体推进;处理好招商引资与保护土地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关系,节约集约利用土地,防止出现"圈地"现象,多招引资源利用率高、能源消耗低,对环保有利、对节约集约用地有利的项目;处理好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关系,学会开发利用国外资源,到国外去挣钱。
三、高度关注民生
民生是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一届市政府要把改善民生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要把为民办实事作为民生工作的重要抓手。市政府连续五年实施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为人民群众解决了大量生产、生活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和支持。今年的为民办实事项目,市政府在1月份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向社会作了发布和承诺。各承办单位和各区县要切实把这项工作作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进一步明确责任,强化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尽快启动实施,确保圆满完成年度各项任务目标。市政府还将在适当时间适时进行督查。对那些虽然没有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但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也要高度重视,从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改善条件等方面入手,合情合理地加以解决。
要把解决弱势群体的生活困难作为改善民生的重点。高度关注下岗职工、老弱病残、鳏寡孤独、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及城乡低保对象等弱势群体,认真落实各级政府的救助政策,帮助他们解决就业再就业、生活保障及子女上学、看病等方面的问题,让弱势群体得到更多的实惠、享受更多的发展成果。近期,各区县要对困难群众生活进行一次摸底排查,做好救灾救济工作,切实安排好春季困难群众的生活。要保障市场供应、加强价格监管,确保城乡困难群众的生活不因市场价格波动受到大的影响。
四、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要全面落实"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努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促进新农村建设。
要根据发展的新形势和区县的实际,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和实施计划,扎实稳妥快速推进。要实施典型引路,各区县都应根据农村发展的不同层次和水平,在条件较好的地方率先培植几个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并以此为引导,有计划分阶段分批次地实现好新农村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
要进一步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最主要的是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个是种养业与农村二三产业的关系,要力求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再一个是种植业内部粮食生产与经济作物的关系,要研究怎样在稳定或提高粮食总产的同时发展高效作物,增加土地的产出效益。在山区、丘陵地带,应积极发展适宜种植的林果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已具产业优势的茶、桑、果、菜等特色高效经济作物和畜牧品、水产品,抓住技术和市场两个关键环节,搞好技术培训和市场开拓,确保特色农产品有好的销路、好的收益;要鼓励帮助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科技示范户和种养大户实行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争创一批在省内外叫得响的品牌。要以成功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为契机,加快造林绿化步伐,实行城市绿化和农村绿化配套联动,集中抓好城郊结合部、城区周围山丘、重要水源地、沿海防护林等重点区域的造林绿化。要组织好春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继续抓好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骨干河道疏浚治理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要全力加快镇域经济发展,把农产品加工业、劳动力密集型工业和特色优势工业作为镇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积极引进临港工业配套型、产业协作型、农产品加工带动型、财税增收型项目,培育各具特色的支柱产业。加强"水电路医学"建设,提高农村公务服务水平。要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好粮食、良种、农机购置、农资等补贴,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要认真组织好春季农业生产,搞好春耕备播,保证夏季和全年粮食丰产丰收,确保粮食安全。
五、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
认真贯彻市政府出台的《关于推进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意见》,努力解决我市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推动经济发展主要由依靠资源支撑、粗放式增长,向技术人才资源协同支撑、集约型和技术型增长转变;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向服务业、工业、农业协调带动转变,促进三次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通过调整,形成以现代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和综合旅游业为先导,冶金、化工、能源、装备制造、浆纸、食品加工等产业为主导,商贸流通、金融等服务业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
要把发展临港工业作为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基地"的发展方向,抓好现代威亚发动机二期、亚太森博浆纸二期、华能日照电厂二期等大项目建设,加快培育冶金、化工、能源、浆纸、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和修造船等临港产业,进一步延伸关联配套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要把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为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途径,更加注重自主创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人力资源开发。当前,我市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节能减排的压力还很大。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学研结合为切入点,重点培植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精细化工、新材料、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要切实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强化统计、监测和考核,把节能减排责任制落到实处,推动钢铁、水泥、电力、造纸等高耗能行业和50户重点企业节能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加大重点流域、重点区域污染治理力度,加快推进重点治污工程、城市污水处理厂和燃煤电厂脱硫等重点减排项目建设,确保完成节能减排降耗约束性指标。
要把繁荣发展服务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之一,优化发展布局,突出发展特色,提升结构层次,努力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质量。要拓展生产性服务业,丰富消费性服务业,提升农村服务业,壮大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港口物流、商贸服务、旅游会展、文化体育、房地产业、科技信息、金融保险、商务服务"八大产业",集中力量培育10个重点园区、10家重点企业和10个重点市场,努力把服务业打造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就业增加的主要载体、财政增收的重要来源。
六、认真贯彻实施“一体两翼”战略,全方位推进对内对外开放
推进对内对外开放,是我市发展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希望所在。要认真贯彻全省对外开放会议精神,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调整,不断完善体制机制,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要自觉把日照放在全省实施"一体两翼"发展战略的大格局中去谋划。抓住开发建设鲁南经济带的机遇,发挥港口优势,服务鲁南,开拓腹地,着力打造好鲁南临海产业区。从去年9月份临沂会议到现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省委、省政府编制印发了《鲁南经济带区域发展规划》,制定了配套的《政策意见》。最近,省政府又在济宁召开了鲁南发展座谈会,鲁南经济带开发建设迎来了历史性机遇。我们要认真研究,见事快,思维敏捷,抢抓机遇,积极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在服务中发展自己。要科学规划,突出特色,积极推动鲁南临海产业区的规划建设,为吸引鲁南及腹地生产要素集聚搭建平台。要加强以日照港为龙头的集疏运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岚山至菏泽高速公路、枣临铁路、日照至潍坊高速公路、日照港连接高速公路专用通道等项目,进一步增强服务功能。要遵照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关于山东省支持鲁南及日照市发展的政策力度,总体上将不低于江苏省支持苏北及连云港发展的政策力度的指示,加强政策研究,做好对省政策的争取工作。要配合全国"两会"提案建议,全力做好国家有关部门的工作,争取国家批准将省级日照经济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并争取批准设立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
要主动接轨青岛、融入半岛。继续坚持"主动接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方针和"观念接轨为先导、产业接轨为核心、企业接轨为主体"的思路,突出观念接轨、产业联动、交通联网、统一市场、信息共享五项重点,力争在参与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拓展与青岛港的合作领域、推进交通项目建设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政策引导和服务支持,支持符合国家鼓励出口政策的企业发展。积极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国外投资办厂,开展工程承包、劳务输出,建立能源、资源基地。大力实施"科技兴贸"和"品牌带动"战略,加大出口商品结构调整力度,重点发展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益、高附加值的加工制品出口,积极培育出口品牌和优势企业。同时,抓住国家削减贸易顺差、调整进口关税等有利时机,扩大先进技术、重大装备、关键零部件及重要资源、原材料进口。
七、进一步发挥优势,培植壮大特色经济
发挥港口、区位、生态环境等优势,培育壮大港口经济、旅游经济、体育经济、大学经济、海洋经济等特色经济,并使之相互结合,相得益彰,打造富有特色的滨海旅游城市、全国领先的生态宜居城市、国际知名的港口城市和水上运动之都。
港口经济。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战略意图,以青岛港和日照港为主体搞好港口资源的整合,努力打造东北亚航运中心。日照港要进一步拓宽与青岛港合作的层次和领域,加快建设西港三期等10项重点工程。要以拓展服务临港产业及内陆腹地为立足点,以突破集装箱、第三方物流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巩固、开拓货源市场,确保今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6亿吨、集装箱"保八争百"的目标(80万标箱、100万标箱)。
旅游经济。综合旅游业是我市确定的先导产业之一,旅游经济要重点树立三大理念:一是打造四季旅游,通过引进和建设四季旅游项目,力求实现淡季不淡,旺季更旺;二是打造休闲度假游,努力改变"到此一游、扭头便走"的仅仅观光的局面,千方百计增加游客的停留天数;三是打造高档精品,加倍珍惜我们的海滩资源和土地资源,要瞄准国际一流的旅游项目和产品,搞就搞高水平的有特色的精品,并使之形成系列。要注重抓好四个一批:引进一批战略投资商;建设一批精品骨干景区;培育一批重点旅游企业;稳定一批重点客源地。并指出,要突出日照特色,提升旅游业发展档次,把旅游产业做大做强。
大学经济。要以大学科技园为平台,在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的同时,把着力点放在完善大学科技园的功能上,引进和发展研究力量,并搞好科研成果的孵化转化,提高科研开发和成果孵化能力。要吸引高科技企业集团和研发机构入园,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大学园区进一步拓展科研、孵化功能,实现从单一办学向产学研一体化模式转变。
体育经济。要与旅游、城市建设紧密结合,努力形成亮点,特别是要通过举办奥运会帆船帆板热身赛、全运会赛艇、皮划艇、帆船帆板、自行车等比赛项目和2010年中国水上运动会等一系列体育赛事,提高日照知名度,促进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海洋经济。要以现代渔业、港口运输业、临海工业、滨海旅游业、海洋生物工程产业等为重点,全面推进"海上日照"建设,构筑符合日照海洋经济发展实际,具有日照特色的海洋经济产业格局。
八、努力做好财税金融工作
要坚持围绕财源抓经济、围绕增收抓发展,通过招商引资、抓大项目建设,通过大力发展对财政增收贡献大的二、三产业,来培植壮大财源。第二产业中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潜力很大,下一步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发展,该从主业分离出来的要分离出来,该规范发展的要规范发展,这样既能使主业更加突出,也能够促进生产性服务业更好地发展壮大。要加强税收征管,既要服务好纳税人,又要坚持依法征税;既不征过头税,又要防止偷税漏税。要严格财政支出管理,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从严控制预算追加,反对铺张浪费,对一些增支因素,首先要通过调整内部支出结构解决。加快金融、资本市场建设,培育壮大地方金融机构,吸引国内外各类银行进入我市。健全征信体系,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积极培育上市资源,加快企业上市步伐,扩大直接融资规模。
九、大力加强文化建设,进一步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省委、省政府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前不久专门召开了高层次、大规模的会议,对全省文化建设作出了部署。我们所说的文化是一个大文化的概念,包括旅游、体育、历史文化、当代文化等等。我们日照文化发展具有独特的优势,特别是龙山文化、莒文化、海洋文化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当前,要抓住省委、省政府实施"文化强省"战略的机遇,在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的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和专项规划的基础上,尽快制定我们自己的规划。要深入挖掘和发挥我们自己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努力形成几个大的系列,形成我们自己的特色。对市文化艺术广场、图书馆、电影院等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的载体,我们也要适时启动建设。要统筹发展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认真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两免一补”、贫困家庭学生资助等政策,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本文选自2008年3月3日在市政府第三次常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有删节,题目为编者所加)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