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准了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专家认为,在消费和出口难以大幅增长的情况下,保增长的重任自然落在投资上。随着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的实行,四季度GDP增长率有望好于三季度。
“保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 “从消费、投资和出口看,今年消费会保持平稳增长,出口回落也基本在预期范围内,问题在于投资,保增长的核心在于稳投资。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张晓晶说。
从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字来看,消费、出口形势并不差。9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3.2%,连续4个月保持23%及以上增长。前三季度出口额同比增长22.3%,比上半年加快了0.4个百分点。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消费在当前连续增长较快的情况下,很难再大幅提速;在国际经济形势不佳、美国金融危机肆虐的情况下,出口也很难大幅增长。因此,投资成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关键因素。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认为,在外需萎缩的情况下,从目前看,对消费的拉动一方面难以在短期内有本质改善,另一方面提升消费的效果也难以主动控制,因此依旧要靠投资来拉动促进经济增长。
业内人士指出,投资放松也不能一哄而上,导致体制复归,因此,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工成为当前最佳选择,这也可以为今后经济再次起飞创造更为坚实的基础。
四季度GDP增速或好于三季度 虽然三季度GDP增速低于很多人的预期。但张晓晶认为,四季度GDP增速会比三季度要高。
张晓晶解释说,一方面,三季度停产、减产的一些企业会重新开工生产,旅游业也在“十一”之后开始恢复;另一方面,此前从紧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影响了三季度的经济增长,而根据形势变化采取的宏观调控将在四季度表现出对经济的正面影响作用。
此外,当前宏观经济虽然面临很多不确定性,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备较多有利条件。比如:宏观调控水平显著提高,物质基础较为雄厚,外汇储备充足,粮食连续多年实现增产。多家研究机构近日发布的预测报告也认为,今年GDP增长速度仍将超过10%。
对于CPI的未来走势,专家们的意见并不一致。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认为,7月份开始价格快速下降,经济面临通货紧缩的风险。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指出,中国今后物价走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经济的恶化程度以及其去杠杆化的方式,最可能的情况是美国通过发债实施其救援计划,美元债一旦顺利发出,很可能引发新一轮美元贬值潮,商品市场价格会重新上行,中国将进一步面对成本上升的压力,有很大可能面临经济滞胀。
但张晓晶认为,今年CPI总体下行,但总体通胀风险不大,“发生通缩和滞胀的可能都不大”。(记者 王光平)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马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