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名来自高校、政府、新闻出版系统等行业的从业人员将成为此次试点考试的首批考生。
辽宁省三地共有2000名考生
汉字应用水平测试是教育部、国家语委组织实施的一项语言类标准化测试。今年全国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共设有11个试点省份,我省是其中之一。
今年我省将在沈阳、大连、锦州地区进行试点,首场考试定于2008年11月16日10:00~11:20进行,三个地区共有2000名考生,来自省内18个单位,均是高校教师、大中学生、中小学教师、编辑、记者、字幕录入和校对人员、广告业者、公务员。
测试分为字音认读、字形辨误、汉字选用和汉字书写四个部分,满分为800分,共120道题,第1~93题是选择题,第94到120题是书写题。
省语委会办公室副主任高玉英表示,首次试点考试不收取任何费用,以后可能会根据情况收取一定的考试费用,考试结束后,考生将获得一个测试成绩单,未来这一考试有望在全省推广,并将按照不同的分数划定不同的等级,以此再划定相应从业人员的“准入门槛”。
测试目的:防止母语水平普遍“滑坡”
为什么要对老师、学生、新闻工作者、广告业者进行这一考试?
辽宁省教育厅副厅长、辽宁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王燕玲表示,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开始出现提笔忘字、误用错用汉字的现象已引起广泛关注,汉字应用水平测试正是这样的背景下实施的,它对防止母语水平的普遍“滑坡”具有重要意义。
考生反响:可作为岗前培训
沈师大附属学校老师代表介绍:我们学校参加考试的都是老师,中学老师15名,小学老师20名,因为全是语文教师,大家对汉字应用水平测试比较有信心。
辽宁工业大学老师代表介绍:学校将有15名老师参加考试,都是刚入校的年轻教师,学校也将此次考试作为一项岗前培训,但对于工科老师来说,可能会有些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