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安杰说自己是开着车种田的“现代农民”。文、图/本报特派记者廖杰华 |
深度关注:土地自由流转应在谨慎中前行
1人种80万人一月口粮 湖北农民8年承包20300多亩农田 年收入逾百万元 政府称有示范意义
10月16日,号称“中国第一种田大户”——湖北大冶农民侯安杰上了《新闻联播》。8年来,侯安杰租种了20300多亩流转农田,与近2万农户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创下了全国农民种田面积第一的纪录。
早在7月31日,本报就对侯安杰作过相关报道。当时,国家土地流转相关政策尚不明朗,被采访对象都显得相当低调。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记者再次回访,一切都有了新的变化。当地政府表示,这是通过农村土地合理流转带来的新气象,唱响了农村土地改革新的进行曲。而侯安杰说:“8年的艰辛很少有人能体会,我最希望的是国家政策能够继续走稳。”
51岁的侯安杰,中等个头,瘦弱中有点农民式的黑,走路一阵风,但勤劳与精干却写在他毫无掩饰的脸上,如今的侯安杰有两种身份,手下的人都称他为侯总,而熟悉他的村民仍叫他老侯。
在家种田不如租给老侯
老侯的家在106国道旁,这栋普通的两层住宅楼,现在兼做“侯总”的办公室。老侯的“种田公司”有些与众不同,劳作地点分散在33个村的2万多亩田里。
老侯有辆黑色小轿车,但骨子里还是农民本色:白色衬衣,挽着裤腿。老侯的手机还是那种老式的黑白屏幕的诺基亚,每隔几分钟就会进来一个电话。
在大冶,人人都知道老侯是“种田好手”,乡亲们托关系、找路子,都希望把家里的几块地托给他种。老侯常说自己是农民,“农民不讲大道理,摸摸自己的裤兜鼓不鼓是真理”。
精明的老侯喜欢给农民算账,在他看来,“1亩田按600斤稻谷产量计算,9角钱1斤也只卖540元,除去成本还剩30元,一年到头种那几亩田不划算。”不过,明眼人都知道,这只是老侯的广告策略。但每亩每年100元~150元租金、返还每亩四五十元钱的粮食补贴,还是打动了不少抛荒进城的农民。
“在家种田划不来,不如租给老侯种。”在如今的大冶,这是口号,更是现实。
脱去农民的外壳,老侯身上有着商人独有的特质,但这个商人离不开土地。
按照老侯的说法,他的事业起步于2000年。“这些年,种田远远赶不上在外面打工,所以在家里留的都是小孩、老人,还有一些没有劳动力的人,土地就抛荒了,土地一抛荒就浪费了国家的资源。”
最初,老侯只是承租了520亩林地。“造林周期太长,回报慢,算下来没有赚到钱。”头脑灵活的他开始种蔬菜,2003年他承租了230亩蔬菜基地,赚到了他的“第一桶金”。此后,他开始大面积发展水稻种植。老侯始终没透露这8年他积攒了多少身家,但他会笑着说“很可观”。
2007年,老侯共承租土地9280亩,今年他一下子扩大了水稻种植面积4000多亩,扩大蔬菜种植面积5000亩,承租总面积达到20300亩。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