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成都10月23日电(记者苑坚)成都市考古研究所日前在对金沙遗址的一处战国墓葬群发掘时,发现了大量类似金沙古国的祭祀风俗,这与古文献记载和专家此前认为的金沙古国举族南迁不相符。
据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金沙遗址工作站站长周志清介绍,大约2800年前,继三星堆古国后创造了璀璨文明的金沙古国突然衰落,古蜀人的下落成为千古之谜。
古代文献记载和一些专家认为,古蜀人在蜀王子的带领下举族南迁云南,并南征越南北部高原建立国家,在亡国后余部逃亡至东南亚海岛。
周志清介绍说,金沙遗址保护区面积达4平方公里,这次为配合公路改造进行的抢救性发掘位于保护区内的黄忠村。此前,考古人员已在附近发现了金沙古国的大型宫殿建筑遗迹。
“发掘工作从9月1日开始,目前已经发掘800多平方米,发现了28座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及大量陶器、石器和青铜兵器。”周志清说。
记者在考古发掘现场看到,战国墓葬分为长方形和狭长条形两种,长方形墓葬一般没有葬具且随葬品以陶器为主,狭长条形墓葬内大多有小型船棺,随葬品主要是青铜兵器。
令人惊讶的是,大多数墓葬中的骨架历时2000多年依然保存得非常完整。周志清说,墓葬主人埋葬时都仰面向上,四肢伸直,且撒有鲜红的朱砂,这种丧葬现象在金沙古国时期的墓葬中非常典型,但在成都市其他区域发现的战国墓葬中很少发现。
在墓葬群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座同穴双(船)棺墓,两位墓主的骨架分别在东西两个墓室中,全身都遍撒朱砂,并且有大量剑、戈、矛、钺等青铜兵器和鹿骨陪葬。这表明墓主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
在同穴双棺墓东侧的平台上是一具体型较小的殉葬者尸骨,虽撒有朱砂但没有随葬品。周志清称,这个殉葬者也是成都平原春秋战国时期墓葬中发现的“殉葬第一人”。
周志清说:“这些战国墓大量使用兽骨、磨石、朱砂等随葬品,与金沙遗址此前发现的祭祀区的葬俗相同。这些考古发现表明,春秋战国时期,金沙古国的后裔依然活跃在祖先的这片土地上,可能并没有举族流亡异乡。他们通过丧葬传统的延续,来维持对祖先的记忆和对族群文化的认同。”
(责任编辑:张庆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