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克同志遗像 新华社 图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原委员,国防部原副部长兼军事学院院长、第一政治委员萧克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10月24日12时51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2岁。
开国上将萧克病逝 萧克同志1927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在1955年授衔的开国上将中,能诗善书的萧克将军素有“儒将”之美誉,他还是其中惟一写过长篇小说并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将军。正像斯诺前夫人在《中国老一辈革命家(自传)》中所评价的那样:“像周恩来、徐向前和毛泽东一样,萧克是中国人所称的"军人学者"的再世。”
萧克爱看书,对文学创作也一直非常有兴趣。一个久历戎马的人,从事文学创作,似乎不可思议,但萧克却说:“我从来没有把这件事(指文学创作)看得那么神秘。”1985年底,萧克从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的职位上退下来时,曾作诗自叹:“既感事太多,尤叹时间少。虽老不知疲,愈老愈难了。”这“难了”之事,指的便是将军一生所喜爱的文学创作。
说到萧克在文学创作上的赫赫“战绩”,最值得称道的便是那本被著名作家夏衍称为“中国当代军事文学史中一部奇书”的《浴血罗霄》。1988年建军节前夕,诞生于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之中的《浴血罗霄》,终于跨越半个世纪出版了。1991年3月,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办公室通知84岁高龄的萧克,《浴血罗霄》荣获1984-1988年度茅盾文学奖荣誉奖。之后,经夏衍等介绍,萧克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萧克组织观念非常强,一直被熟知他的人传为美谈。由于需要,萧克曾多次被调动工作,从无怨言。1936年9月,红军总司令朱德命令萧克代替生病的王树声出任三十一军军长,攻打胡宗南部。10月20日,红军长征结束4天后,萧克正式赴任。有人背后议论“这个萧克不动脑筋,他们六军团是很有战斗力的部队,他放着副总指挥不当,去当军长”,萧克对此毫不理睬。至此,萧克成为极少数在红军三大主力——一、二、四方面军都工作过的高级将领。抗日战争开始后,萧克任八路军一二○师副师长,在八路军师级以上的高级将领中,他依然是最年轻的。后来,他又调任挺进军司令,实际上麾下没有多少兵马,可他照样欣然接受,干得有滋有味。(据东方早报)
萧克简历 当代军事家、军事教育家。湖南嘉禾人。出生于书香门第。1926年参加国民革命军,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二十四师七十一团连长。参加了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军营长、纵队参谋长、师长,红八军军长,红六军团军团长,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红四方面军三十一军军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师副师长,冀热察挺进军司令员,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冀热辽军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华北军政大学副校长,第四野战军参谋长兼中南军区参谋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军委军训部部长,训练总监部副部长、部长,国防部副部长,农垦部副部长,解放军军政大学校长,国防部副部长兼军事学院院长和第一政委。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一至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第十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 (来源:新华网综合)
(责任编辑: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