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温州鹿城区丢了个杨书记,上海卢湾区丢了个忻副区长。两名副厅级干部,都是借公务考察之机“滞留”在了法国,衣袖也没见公开挥一挥,便作别了祖国的云彩和手中的权位。
当然,这两位“毅然”放弃高位者滞留海外的真正原因,还没有确定的官方结论,还不能就将他们与“外逃贪官”画上等号;不过,如果真是清清白白,告别权位又何必以如此引人遐想的方式呢?尤其是他们高度疑似的“裸体做官”(妻儿已安置国外)也被曝光了出来,这就难怪坊间对他们作出有罪推定,认为他们是惊弓之鸟,“走为上计”。
由此,两人的借公私奔,为浪漫之都的浪漫增添了些许的粗鄙,也为愈发普遍的“裸官”现象再添了鲜活的注脚。
这年头,官员秘密外逃的并不罕见,多几位厅级干部加入“中国海外干部兵团”本身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令人啧啧称奇的是,杨书记和忻副区长这两位,连最后一刻的私奔竟然也能以考察之名。不消说,出境时同僚下属们的欢送是免不了的,机票路费甚至服装肯定也都是公款购得——“揩油”之境界,有甚于此者乎?这是一个冷到令人战栗的幽默,自然应该引出如此一个难堪的问题:官员们的“裸奔”——无“后顾”之忧的裸体做官+私奔——为什么竟然就这样的方便?
按理说,但凡官员想要“裸奔”,迹象一般都会非常明显。比如,首先要有大量的真金白银在手;其次还要彻底转移财产家眷。这两个过程都是很容易犯事的过程。曾有媒体报道分析,官员要想成功“裸奔”,准备护照、转移资产、家眷先行等过程一般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对于在一地一单位身居高位者来说,这些其实都是“大动作”,谅其很难完全做到瞒天过海、风声不漏吧?
官员“裸奔”成功率很高,高到被称为一种“现象”,依笔者看,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社会上奉行着一种“为官者讳”的规则。也许小范围“传言”一下还可以,但真正指名道姓的批评、弹劾之类是很难登上台面的。此次失踪于法国的上海卢湾区忻伟明副区长,据悉是“坊间曾有其生活作风之类的传闻,但都未获证实”,为什么“未获证实”?有人去证实过吗?这些细节,显然很耐琢磨。
进一步说,不仅基于传言的批评弹劾登不上台面,就连力度稍大些的“传言”,往往也会被以种种方式“修理”。无数实例证明,传言的“传主”(当然是官员)们只要一生气,后果一般就很严重——请参考以“彭水诗案”为代表的一系列案件。此等氛围之下,民言对某些官员来说当然就根本不足畏;尤其是,如是日久,官场对百姓来说还变得无比神秘:他们有多少财产?他们的妻子儿女都在做什么营生?他们出国都去考察什么了?……关于官员的很多的很多,都隐藏到了一张“无知之幕”的背后。
换言之,不破除官场的种种禁忌规则,官员的“裸奔”还会一如既往地很容易地奔下去。 (河北 郭之纯) (来源:扬子晚报)
(责任编辑: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