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小学生流传“灰色童谣” 颓废色情暴力
法制日报10月24日报道 “太阳当空照,骷髅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我去炸学校,老师不知道。一拉弦,赶快跑,轰隆一声,学校炸飞了。”10月23日中午放学时分,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一所小学大门前,若非亲耳听到,记者实在难以相信,这些充斥着恶搞和暴力的“灰色童谣”竟然出自几个小学生的口中。
记者调查发现,时下在一些中小学生中“灰色童谣”十分流行,这些带有暴力甚至色情色彩的“灰色童谣”已经成为严重侵蚀孩子们心灵的“精神鸦片”。
家住乌鲁木齐市天山花园小区的王芬刚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就迷上了这样的童谣。
王芬对记者说:“前两天,儿子放学回家后嘻嘻哈哈地对着我唱起了成龙的《真心英雄》,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歌词却被改得面目全非,‘在我心中,老师最凶,晚上补课补到九十点钟;回到家里,老妈最凶,盯着作业从不放松;父母不在,老子最凶,拳打脚踢发泄一通!’”
最让王芬生气的是,有时儿子犯了错误,要是教育他两句,他就用“灰色童谣”顶嘴。王芬问儿子从哪里学来的,儿子说是听同学唱的。
“你说,这么小的孩子一天尽唱这些,会在脑子里留下什么呢?”王芬说。
其实,和王芬有类似经历的人并不在少数。记者近日走访了乌市几所中小学校,粗略统计发现,小学四年级以下,近30%的孩子传唱过“灰色童谣”;初中阶段传唱过的占80%。一些学生甚至认为“不会这些时尚童谣会显得很老土”。这些“灰色童谣”有的是改编过的流行歌曲,有的是改编的唐诗之类。经典的诗词或歌曲经过改头换面,格调和旨趣都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有些甚至还和暴力色情沾上了边。
新疆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磊指出,“灰色童谣”会影响孩子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歌谣中的黑色幽默会让他们产生消极的世界观,缺乏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同时增强反叛心理;暴力和色情童谣就更可怕了,在孩子们还没有打好心理预防针的时候,这样的歌谣将会扭曲他们的人格。
长期从事儿童教育的乌鲁木齐市某小学教师许月新分析“灰色童谣”流行的原因时说,近年来,在中、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从幼儿园开始直至高中,往往重智育轻德育,孩子们承受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和成人的无限期望。当压力过大时,他们需要宣泄,“灰色童谣”因此成为发泄的途径。目前我国从事童谣创作的专业人员缺少,而且年龄偏大,他们与孩子的兴趣爱好存在一定距离,作品说教训诫的味道太浓,“搞笑”的“灰色童谣”因此乘虚而入,令孩子们耳濡目染到这些暧昧颓废甚至是充满暴力、色情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