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泰富希望从母公司中信集团获得15亿美元的贷款安排,以解决当前的财务困境。这家公司因购买一种杠杆式外汇合约导致超过150亿港元的亏损。
这也是美国次贷危机以来全球公司投资外汇衍生品迄今最大的一宗亏损事件。
消息曝光后,公司股价暴跌七成,市值损失超过200亿港元。
10月23日,香港证监会以及香港交易所已宣布对中信泰富进行调查。由于在香港上市的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也被爆出有大额的汇兑损失,在香港上市的央企公司成为H股抛售对象。
母公司援手相救 10月23日,香港中信大厦。这座强调几何造型建筑特色的大厦为香港独有,现在由于中信泰富深陷巨亏泥淖而为人关注。
大厦门前的路上行人依旧,一切平静。中信泰富相关人士说,公司经营一切正常,其澳洲矿砂项目仍如期进行,目前正洽售控股权的大昌行。
中信泰富是中信集团旗下香港6家子公司之一。10月20日,一纸公告让这家公司背后的累汇期权(Accumulator)黑洞曝光。它购买的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导致公司亏损150亿港元以上。
三天以来,中信泰富股价剧烈下跌逾77%,股价从公告前的14.52港元一度跌至4.35港元,股价跌至自1991年1月以来的低位,中信泰富市值损失共计已超过200亿港元。
已有10多位投资者质疑中信泰富存在信息隐瞒及误导,10月23日,香港证监会以及香港交易所宣布对中信泰富进行调查。
为了配合香港证监会调查,公司总经理范鸿龄已经辞掉三项公职。23日,中信泰富股价回升报收5.11港元。
有业内人士称,为了解决财务困境,中信泰富主席荣智健目前正在北京寻求母公司中信集团提供15亿美元(约117亿港元)的贷款安排。
“中信集团高层人士对中信泰富在外汇衍生品交易中巨亏愈150亿港元极为不满,认为荣智健应对监管疏忽承担责任,对中信泰富董事会将可能进行大改组,中信集团会委任更多代表进入董事会。”上述人士称。
香港投行人士称,除了风险控制上的缺失,中信泰富事发后没有及时披露,此事十分蹊跷。为了平复外界对于中信泰富的不满,荣智健很可能难以留任董事局主席。
本报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中信集团公关处负责人及公司董事、战略与计划部主任等相关人士,证实荣智健目前在北京磋商紧急救援方案。中信集团正在安排协调贷款,但相关人士未透露15亿美元贷款安排的资金来源。
市场人士普遍预测,中信集团将为其安排的15亿美元备用贷款融资提供担保或向中信泰富直接注资。
“中信泰富目前除了外汇期货,其他核心业务还在正常运行,中信集团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中信泰富。”中信集团公关部及办公厅负责人说。
10月23日,全球最大的评级机构之一的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将中信集团的长期外币高级无抵押债务评级及基础信用风险评估等级列入可能下调的复评名单。
穆迪副总裁华志行表示,由于中信集团持有中信泰富29%股权,亏损不但将反映在中信集团的损益账上,而且有可能对中信集团的流动性造成压力。
累汇期权紧逼崖下 将中信泰富一步步推向崖下的是一款以澳元累计目标的杠杆外汇合约,即变种Accumulator(累计股票期权),有别称为“I
kill you
later”(我晚一点杀你)。
中信泰富这一次与银行签订的是澳元累计目标可赎回远期合约,以及每日累计澳元远期合约。
这两项合约赌的是澳元兑美元汇率高于0.87,则公司可以较低价格购买澳元,但当澳元兑美元低于0.87水平的时候,公司需以2倍金额接收澳元。
因澳元大幅贬值跌破锁定汇价,目前公司已有150亿港元以上亏损,其中逾8亿元亏损确认于今年入账,其余部分则为未实现亏损。一度被认为是蓝筹“样板”的海外国企中信泰富,此次亏损额超过了公司市值的一半。
相比之下,4年前的中航油
(新加坡)因石油衍生产品交易亏损5.5亿美元堪称“小儿科”。
“澳元累计目标可赎回远期合约、每日累计澳元远期合约,赌的是澳元兑美元的汇率,买方要每月按事前定下的汇率接货,合约订明赚钱空间有限、但亏损随时是无底深潭。”西南财经大学信托理财中心研究员张星说。
中信泰富签订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原意是减低澳洲铁矿项目面对的货币风险。一家香港红筹股资金运用部总经理透露,合约签订之时,香港业内普遍都在看跌美元,对于欧元和澳元看涨,但没想到作为风暴中心的美元坚挺。
上述人士认为,合约最大的蹊跷在于风险与收益严重不匹配,收益是固定的,但可能导致的风险是无限的。目前香港资本界已经开始担忧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其他中资上市公司。
荣智健表示,由于亏损金额庞大,难以一下子寻求全面终止,所以公司会在计算尽可能减少亏损的情况下,根据市场情况在适当的时候终止上述合约或重组该合约。
不过花旗集团的一份研究报告称,按现时外汇价格计算,中信泰富的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亏损约为150亿元,但若澳元兑美元跌至2001年约0.5的低水平,亏损有机会扩大至260亿元。
近8周内,澳元等高息货币因信贷市场紧缩及日元飙升波动幅度加大,澳元兑美元一度由0.98急挫至0.63,不少市场人士预计第四季仍继续在0.60-0.8间徘徊。
外汇通网站CEO安狄先生说,中信泰富的外汇合约十分复杂,涉及美元、欧元、澳元和人民币4种货币,有关合约加起来可能获得的最高收益,只有约4.3亿港元,但是需要接货的外币数量,却超过500亿港元。
“中信泰富购买的合约价值远远超过了实际需要。总结泰富的问题,一是工具使用不当,只解决了澳元升值时的风险,未控制澳元贬值的风险;二是脱离了实际需要使用衍生工具;三是误判走势。”安狄说。
多米诺骨牌效应 中信泰富并非惟一的输家。10月23日,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也被爆出有大额的汇兑损失,当即跌停,被认为具有较大规模海外业务、外汇货币资产较多的央企上市公司成了H股抛售对象。
一家香港红筹股资金运用部总经理表示:“此事对于在港上市的中资企业群体形象破坏很大,对于我们也是敲了一记警钟。”
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温天纳说,他在过去几天不断收到海外友人的电话,他本人也深深感受到相关事件对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破坏性,如从有形方面去看,破坏等同于100家2亿市值公司在同一时间倒闭,在无形方面更加没法量化。
“我们必须尽量恢复国际市场对香港大企业文化的信心,弥补已造成的破坏,公众再度经历外汇巨额亏损事件后,大投行和大企业等同良好企业管治的神话终于被现实情况无情地打破。”温天纳说。
10月23日以来,国内多家机构传出信息,为避免再次遭受两“铁”风波的冲击,各公司已着手对有较大外汇货币资产的央企公司进行全面重估。
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简称中联办)已经不能坐视。10月23日,香港红筹股公司均收到一页来自中联办的文件传真,要求其他公司引以为戒,加强公司管制,并要求各家公司对于存在而未报的重大事项立即报告。
据悉,目前香港证监会已经宣布对此事介入调查,香港交易所也表示将跟进有关情况,向上市发行人作出查询,以查证其有否遵守《上市规则》。温天纳说:“香港大型企业的企业管治再度亮起红灯。如何善后,正考验香港监管机构的智慧和公平性。”
不过,安本资产管理的中国股票主管姚鸿耀认为,香港市场的整体状况是好的,与亚洲其他市场相比,香港对上市公司的监管要求相对较高,“所以此次事件只是一个例外,在其他市场也会发生这种例外事件。”(赵红梅申兴林继善)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