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南信息报
杨振宁携夫人明天抵昆
11月1日,杨振宁将为母校——西南联大70岁生日祝福,送上“物理学的诱惑”的演讲
明天(28日)下午,几位不同寻常的客人将飞抵昆明,他们的到来不仅受到学术界的关注,而且也是媒体的聚焦点。
如果在5年前,提起杨振宁人们会想到 “物理”、“诺贝尔奖”等词语;但现在,人们谈论的焦点,更多地集中在他的爱情、他的娇妻,这几乎要超过所有他的研究、他的学术了。但杨振宁似乎并不在乎,几乎在任何场合,他都会与小自己54岁的妻子十指相扣,不时耳语,那份亲密与相契,毫不吝啬地传递给所有的人……
故土杨振宁
1957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因为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荣膺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回顾这一荣耀,杨振宁在很多场合说过,这一个奖“能够帮助改变中国人自觉不如人的心理”。这一句话,回味悠长,包含着太多杨振宁用自己的人生所见证的中国变迁。
1922年,杨振宁出生在安徽合肥。其父在杨振宁不满周岁时,考取了留美公费生,先后在斯坦福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学习,带着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回到厦门大学数学系任教,一年后,又迁往北京,出任清华大学教授,杨振宁也随父亲走进了清华园。
杨家在清华一住就是八年。父亲的专业是数学,但自小却非常强调杨振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也是在清华园,杨振宁开始接触到物理。一天,杨振宁看了一本叫《神秘的宇宙》的书,讲的是当时物理学的最新发现和理论。于是,他告诉父母:“将来有一天我要拿诺贝尔奖。”那一年,杨振宁12岁。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杨振宁一家几经周折来到昆明,短暂的中学学习后,杨振宁进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学习。
抗战即将胜利时,杨振宁考取了公费留美。很多年后,杨振宁仍清楚地记得他离开昆明的那天是1945年8月28日。
1971年杨振宁离开中国后第一次回国,此时,距他离开中国已经有26年。当他乘坐的航班自缅甸一路东飞进入云南上空时,杨振宁激动的心情与离开时无二。
“诺贝尔”杨振宁
杨振宁到美国后,也和父亲一样进入了芝加哥大学深造,1948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在芝加哥大学,杨振宁结识了此后对他的一生影响深远的另一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毕业后,两人又在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工作,合作进行物理学研究。
当时的世界物理界,对“宇称守恒”奉为真理,没有人敢对它提出任何的质疑,不少科学家甚至开玩笑地说,愿意投入大赔率赌宇称必定守恒,其中不乏多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在这种情况下,另一位华裔科学家吴健雄进行了实验,历经多次失败后最终证实了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在此基础上,杨振宁和李政道进一步加以论证,并在1956年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最终一举获得次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如今,对每一个领域如何不守恒的具体情形,已十分清楚,但对于为什么不守恒,依然是一道不曾攻克的难题。杨振宁认为,如果有人能够解决这个疑问,将是对21世纪科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1957年,杨振宁作为代表登上诺贝尔奖的颁奖台,在致辞中,他这样解读他们的发现:“物理学家发现他们所处的情况就好像一个人在一间黑屋子里摸索出路一样。他知道在某个方向上,必定有一个能使他脱离困境的门。然而究竟在哪个方向呢?原来,那个方向就是宇称守恒定律不适用于弱相互作用。”
另一个杨振宁?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中国大门的敞开,杨振宁开始频频回国,祖国的日新月异杨振宁看在心里,而杨振宁特殊的身份也开始在国内悄然发挥着作用,产生着影响。
1994年,急于发展的清华大学将目光投向了杨振宁所在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欲成立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并想聘请杨振宁为中心主任或学术委员会主席。但杨振宁谢绝了清华的邀请,表示可以在尽可能的方面帮忙。1997年6月2日,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正式宣告成立,之后一年,杨振宁受聘为清华大学名誉教授,从此,杨振宁与祖国的亲密接触正式进入了“蜜月期”,他往来于中美之间,以他的影响力不断地促成着两国学术上的交流和共建,而他本人也开始越来越进入到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03年,与杨振宁相伴53年的妻子离开人世。次年,82岁的杨振宁与28岁的翁帆结婚,曾经短暂陪同过杨氏夫妇的女大学生成为世界知名科学家的夫人,从此,这个在公开场合并不多言的女子在杨振宁身边不离左右,成为此后的杨振宁无法、也不想绕开的话题。再次结婚的杨振宁似乎多了一份年轻和活力,他开始频频在国内的各大高校发表演讲,每一次发言几乎都语惊四座。
2006年3月,杨振宁在广州作了一场名为《怎样评价中国高等教育》的学术报告,他称,清华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要比哈佛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平均素质高,他还提出创新可以分为爱因斯坦、杜甫、比尔·盖茨、任天堂四种体系,以中国目前的国情来看,最需要的是盖茨和任天堂这类会赚钱的人才和企业,拿一两个诺贝尔奖并没有什么用处。
此言一出,全国上下轰动异常,有人为此振奋,也有人对此抨击不已,但是,杨振宁并为为动,在其他场合,同样极力赞许中国高等教育,不惜与众多持反对意见的学者针锋相对。
当杨振宁的婚姻和言论不断地激起舆论的热潮时,他却像一个率性的孩子,无所顾忌地、畅快地向前走着。他坦言,自己年事已高,但仍可出席不同活动,与太太有密切关系,太太不但让他感染到年轻人的活力,更令他对这代的中国年轻人,有“从来没有的”、更深入的了解。因此,对于遇见翁帆,杨振宁深情地说:“这是历史性的事件。”
杨振宁认为,从李商隐的名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改来的新句:“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是他晚年最恰当的形容。所以,他坦言生命的有限,但是他还不想回望,牵着身边人的手,他说:“这个婚姻把自己的生命在某种方式上做了延长。假如我没跟翁帆结婚,我会觉得三四十年后的事跟我没关系,现在我知道,再过三四十年,有人帮我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