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天刚蒙蒙亮,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奶农刘贵锁就牵着奶牛来到离家不远的伊利集团德胜营奶站。
6时30分,奶农们陆陆续续赶来,奶站工作人员杜七柱启动了挤奶器,他驾轻就熟地拿起标有编号的专用毛巾蘸上稀释好的高锰酸钾消毒液,擦洗奶牛乳头后,将头三把牛奶小心地挤入观察杯。
仔细观察没有异样后,杜七柱将挤奶器吸到奶牛乳头上,鲜奶开始流入计量瓶。
待奶站工作人员一一登记记数后,奶农们赶着奶牛走出奶站。进入计量瓶内的原奶则通过管道源源不断地流入液位罐,牛奶在液位罐里达到一定高度自动进入奶站冷却罐,在4摄氏度的温度下进行恒温保存,最后等待奶车将其运往各加工厂。
在整个挤奶过程中,始终有两名身穿白大褂的人仔细关注着每个环节,他们是当地政府和伊利集团派驻奶站的监督员,在伊利集团的每个奶站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
“我们在奶站里的主要工作就是"三盯",即盯站、盯人、盯车。”忙碌的间隙,伊利集团驻站监督员王建军告诉记者,驻站监督员首先要检查奶站挤奶器、制冷罐等是否干净;在吸奶环节,要盯是否清洁消毒奶牛乳头;最后的任务就是盯车,在牛奶进入奶罐后使用一次性铅封将奶罐封好,并将铅封上的号码抄下,跟随奶车送到各加工厂。
王建军介绍,运奶车到达伊利集团加工厂,工作人员会首先检验奶罐的进出口铅封是否完好无损,并将奶罐上的铅封号与驻站员工所抄号码核对后,再开封取样。这一程序完成后,奶车开进等待区等待检测结果。经过这轮检测,达到要求的优质原奶会通过无菌管道送到加工厂的储奶罐中。
在奶站现场,记者看到进站挤奶的每一头奶牛所产出的牛奶都进行采样封存,企业对原奶检测时若发现有问题就会与这个保存的样品进行对比,看哪头奶牛存在质量问题,这样就做到了奶源质量跟踪管理。
德胜营奶站的负责人王晓春介绍说:“从奶站工作人员把吸奶器吸到牛乳头后,牛奶就进入封闭状态,牛奶在冷却后被贴上封条,整个过程均在旗政府和伊利驻站工作人员的监督下进行,奶站人员无法打开奶罐。”政府驻站监督员张学燕说:“通过对收奶全过程的监控,我们绝不让一滴问题奶进入工厂!”
正在德胜营奶站检查工作的伊利集团原奶事业部总经理韩玉堂介绍,目前,伊利已有近1万人的检测监管队伍进驻所属各奶源收购站和加工厂。目前,伊利集团正在通过应急及长效的措施和机制,努力实现给消费者提供一流奶粉、一流牛奶的最高目标,同时带动企业乃至行业的良性发展。对于此次危机,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表示,这个事件将促使乳品企业加大力度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给乳品业以良性成长的机会。(记者贺勇)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