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近年来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出色表现,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的肯定和赞誉。但毋庸讳言,适用多样化任务的人才培养的各种“缺陷”和短板依然存在。“5·12”汶川大地震对提升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给了我们许多新的启迪。
其中重要一条,是积极探索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特点和特殊规律,加紧实施多层次、多渠道、重实效的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训练,力争使大量与多样化军队任务相适应的人才脱颖而出。
走“预实践”之路。 军队几十年没有打仗,长期和平环境容易消磨官兵的战斗意志;天灾人祸的突发性、难以预测,需要我们始终保持箭在弦上的蓄势待发状态。通过预设任务、逼真情景,进行近似实战的预实践、预演练,符合“预则立”的哲学精神和“不打无准备之仗”的战略要求,降低“战斗中学习战争”、“打一仗进步一次”的高代价。
走联动培训之路。 无论是"98抗洪抢险,还是汶川抗震救灾,都使各种类型的救援部队经受了锤炼。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部队再遂行类似任务时,能够实施高效、低耗救援,但尚未参加过救援行动的部队是否还要从头学起?我们付不起这样的高昂学费。瞄准每一次实战机会,一人“治病”众人受益,不管灾情发生在哪个方向,各战区部队都选派精干分队参战,这是扩大部队受益面、整体提升能力的有效路径。
走开放育才之路。 向社会借力。与战争任务相比,非战争军事行动与社会的联系更为紧密,更强调提倡科学精神和有赖于高超的专业技术,必须把军事人才培养融合嵌入社会,利用地方的优势资源实行依托培养。借鉴国际资源。抗击飓风、洪涝灾害、海啸、地震等自然灾害,国外已积累不少成功经验,我们完全可以走出去“取经”,拿来为我所用。
良好的环境是人才成长的“倍增器”,必须贯彻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精神,不断完善凝聚宏大新型军事人才方阵的科学机制。
干任何事情,都离不开必要的环境和条件。对人才建设来讲,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政策环境和价值环境,比单纯提高物质待遇更重要。历史经验表明,建立科学合理的机制是其中的关键。
努力构建人才活性流动机制。 面对人才领域的激烈竞争,我们应积极转变观念,摒弃本位主义的小人才观,树立国家意义上的大人才观。站在国家和军队战略的全局高度统筹人才资源,在进行传统的人才“刚性”调入和使用的同时,积极采取“柔性”的引进和使用政策,鼓励军事人才交叉流动,实现人才流动的良性循环。尤其对高层次人才、专家型人才和紧缺人才,要打破军地门户之见,打破军区区域定位,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在,但求常来”。
积极完善知识性激励机制。 随着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不断推进和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知识在军人素质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激励工作要充分体现人才有价、知识有价的时代要求,通过加大知识要素比重强化催生新型军事人才的导向。大力推行精神效应激励和成就激励,积极为人才成长进步、施展才华、释放能量创造条件和搭设舞台,激发实现人生价值的自豪感、成就感和荣誉感,形成知识和才能涌流、人才竞相迸发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