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关闭
电影《无间道》有句台词:“出来混,迟早要还的。”这句颇为隐晦的“黑道感悟”的确不乏处世哲理。
最近,郭敬明的新书《小时代》刚一出版,就遭遇网友质疑是抄袭影片《穿Prada的恶魔》。对于再陷“抄袭门”,郭敬明一面表示“不想回应”,一面呼吁“别带着偏见来看待我,请大家关注我的新作品”。
究竟是有人戴着有色眼镜看郭敬明,还是如文学评论者张颐武所说“郭敬明是个极顽强的作家”,暂且不下结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一个人的信誉与口碑,必然与其所作所为密切相关,无论其是否愿意,都得接受他人的评价与反馈。对于以作品示人的作家,就更是如此。
在谈及商业成功之时,我们常听说,一块金字招牌的树立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但是,这话并不适用于如今的炒作与包装。凭借犹如吹泡泡的催化效应,“草鸡变凤凰”的事也可能只在转瞬之间。如今,或凭一本畅销书,或凭在××讲坛侃大山,或凭贬损大骂其他名人,大红大紫的人和事还少吗?一些人的名与利来得如此之快,的确让苦干却无果者眼红。但正所谓“祸兮福所倚”,来得快的东西有人未必珍惜。
另一方面,快餐式阅读大行其道,其快速浏览、肤浅崇拜、只要“好玩”、不求甚解的特性,也对文学创作氛围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使一些作者越来越急功近利,一些本来有才气的人开始琢磨走“捷径”,渐渐“萝卜快了不洗泥”。或许是受到“电脑攒装业”便捷、大批量产出的启发,一些人发现“攒书”也是个事半功倍的好买卖。一不用自身阅历积累,二不用死太多脑细胞,只要把别人的经典拿来,梗概轮廓不变,时间、地点、人名、书名一换,一本“新书”就闪亮登场。一个人攒已是“小儿科”,写作班子、创作团队更开始“量产”……
但是,“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常在河边走湿鞋终归不是干的,泡沫必然是要破裂的。世上更还有认真者,是会追问“英雄出处”的。所以,“借他人衣钵镀自己的金身”最终被揭露、遭唾弃一点都不值得奇怪。奇怪的倒是,某些人对抄袭根本就不脸红,要么大言不惭说这不过是“借鉴”,要么干脆以“瑕疵”偷换概念。一些人如何将脸皮练就得比城墙拐弯还厚,我们不得而知,但事实胜于诡辩!
更显而易见的是,成名虽有快慢之分,但毁名往往都是在转瞬之间。好比三鹿奶粉,一朝名臭,几乎难有翻身可能。这不是原谅不原谅的问题,而是市场决定的问题。市场化包装的作家也是市场的一分子,无论情愿与否,只要有过“前科嫌疑”,就怪不得别人多些浮想联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