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十佳大学生村官”:周倍良获奖评语:
“农民律师”——包含的是村民无尽的信任,还有背后不为人知的辛劳。新时代的新青年,有着金子般的心和崇高的理想。
人物简介: 毕业于清华大学法学院。2006年7月,在北京市“村村有大学生”计划的号召下,经考试选拔,任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镇坝房子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兼团支部书记。他努力学习、不断创新,认真实践当代青年知识分子建设新农村的重任。并根据农村和农民的实际需要,发挥专业特长,用法律和科学文化知识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建设,维护农民合法利益,引导农民树立新风气、新风尚,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被誉为“农民律师”、普法“村官”。他的事迹曾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报道,2007年4月,参加团中央“青春的选择”——大学生农村创业全国巡回报告团。
首届中国“十佳大学生村官”:郭华彬获奖评语:
内化于心,外践于行,他用沉甸甸的责任赢得了群众的信赖。那份挥之不去的乡村情结,已经超越时空的局限,喷发为一股无私奉献的激流,流淌在大地母亲的怀抱。
人物简介: 毕业于河北青年干部管理学院。2003年12月,河北省柏乡县委开始公开选拔“大学生村官”,郭华彬在考试中名列前茅,任河北省柏乡县内步乡内三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他从抓党在农村活动的重要阵地入手,建立了村“四组两会”等组织,完善了“三会一课”制度,遇有村内重大事项都及时召开党员会、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沟通、协调。他努力向市水务局争取资金,为老百姓打井,解决了农民的吃水问题。他多方筹集资金,在内三村建起了小学,为老百姓修好了致富路,受到老百姓的赞扬。他也获得了柏乡县“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首届中国“十佳大学生村官”:郝新江获奖评语:
身体被命运抛弃,心灵却唱着强者的歌。残疾打不垮、贫困磨不坏、灾难撞不倒,坚强和他的生命一起成长,青春和新农村建设一同辉煌。
人物简介: 毕业于山西省大同大学。他3岁时不幸患小儿麻痹症,造成左腿残疾,在与病魔抗争、与痛苦相伴的过程中,他的意志得到了锻炼。当得知选聘大学生村官的消息后,他毅然辞去了教师工作,怀着一颗扎根家乡、服务家乡的赤子之心,经过层层选拔任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西水界乡前沙城村党支部副书记。他的基本的工作就是:政策宣传员、决策参谋员、活动组织员、农村信息员。他紧紧围绕村现状,以扩大就业、发展村经济为突破口,将劳务输出工作作为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作为一名身患残疾的大学生村官,他身残志不残,创造了出色的工作业绩。
首届中国“十佳大学生村官”:戈新化获奖评语:
他用稚嫩的肩膀,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改变农村面貌的责任。同时也架起了党和百姓之间的桥梁,召唤着新农村建设的希望。
人物简介: 毕业于南京财经大学。作为江苏省委、省政府选派的1011名大学生村官中的一员,任江苏省宿迁经济开发区三棵树乡杨楼村党支部副书记。他扎根农村,真心与村民相处,诚心为农民服务,积极争取资金开设工厂,很快赢得了当地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信任。2007年12月8日,在村“两委”换届中,通过“公推直选”高票当选杨楼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兼主任。他的事迹先后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农民日报》、《中国人事报》等媒体报道。今年4月1日,作为江苏省唯一“大学生村官”代表,参加了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召开的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座谈会,并在会上作典型发言。
首届中国“十佳大学生村官”:杨俊森获奖评语:
农民的喜、乐、哀、愁牵动他的心,走进大山走进乡村使他找到了人生的真正价值,他用心点亮了农村致富的明灯。
人物简介: 毕业于安徽科技学院。在大学期间担任班级团支部书记并兼任院团委委员,并担任了两任“大学生村官”。2005年6月-2006年6月任安徽省凤阳县大庙镇三杨村村科技副主任;2006年4月至2007年8月在省农委《安徽农学通报》编辑部担任编务工作。2007年9月,为了实现自己的农村梦想,他毅然辞去编辑部的工作,来到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绵潭村任村主任助理。
在工作中经过实地考察调研,成立了枇杷种植专业合作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来源:人民网-时政频道)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