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有好几家企业不约而同搞起了节油赛。在车市艰难的时候,厂家努力搞些营销活动,本来是好事,至少可以让已经冷清的车市增添几分热度。但是,某个厂商的比赛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进入决赛的20多名选手百公里油耗都在3升以内,最离奇的是冠军选手的成绩居然不到1升。
可怕的是厂家的态度。对于这种公然造假、挑战科学常识、挑战做人诚信底线的行为,厂家却明知有假,不仅不打假,不取消参赛者的成绩,不追究他的责任,反而听之任之,并把造假者捧上领奖台,还把这种虚假的成绩写成新闻稿,妄图通过媒体来宣扬车子的"出色"节油性能,达到愚弄消费者的目的。
对于这种事情,好多人包括媒体已经见怪不怪了。有人会说,一个小小的节油赛,无关痛痒,即使有假,也没有多大社会危害,何必较真?问题在于,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节油赛,并不能给企业带来多少直接利益的一个活动,企业都参与造假,而且不以为耻,那么在涉及企业更大利益的情况下,谁又能保证企业能不掺杂使假,干瞒天过海、欺骗消费者的勾当呢?
我们的许多汽车企业,特别是自主品牌,经常在抱怨中国的消费者不像韩国人那样爱国,那样喜欢买本国产品。可是他们为什么不扪心自问,他们自己是否真的爱护自己的企业、自己的品牌?如果是真爱护,就不应该把这种连自己都不相信的数字拿出来蒙事,更不应该对损害品牌的造假行为视若无睹。因为虚假的数字虽然不是三聚氰胺,不会危及人的生命安全,但是透过这个虚假数字,却让人们看到了某些企业对于自己的品牌、对于消费者不负责任的态度。
久居兰室不闻其香,久入鲍肆不觉其臭。当造假成为彼此心照不宣的合谋,当造假成为一种见怪不怪的习惯,久而久之,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事情就会如决堤之水,无法阻挡。不难想象,我们今天有假的节油成绩,有假的安全碰撞结果,明天就会有假的节油产品,假的安全汽车。到时候,我们该怨谁呢?(杨钧) (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