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29日专电(王宇、姚均芳、张媛)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29日发布的《2008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显示,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呈现出顺差增速减缓、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迅速扩大、证券投资项下呈现净流入等特点。
国际收支顺差增长势头放缓 2008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继续保持较大顺差,但增长势头有所缓和。2000年起,中国国际收支总顺差逐年扩大,2007年达到4453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值,年均增长53%。2008年上半年,国际收支总顺差超过2006年全年水平,但比上年同期仅增长4%。
上半年中国经常项目顺差1917亿美元,虽同比增长18%,但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了60个百分点,经常项目顺差与同期GDP之比为10.4%,比2007年下降0.9个百分点。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认为,今年以来影响收支顺差的一些主要项目出现了调整迹象: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人民币升值、生产成本增加、结构优化政策实施等因素影响下,出口增速放慢;由于世界主要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国内需求依然较强、扩大进口政策效果显现,进口增速加快。
分析小组认为,当前影响中国国际收支运行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消费需求降低,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演变、恶化,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国内经济增长放缓趋势明显,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增速下降,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短期内,中国国际收支很可能处在一个变化的过渡时期,因此,要密切跟踪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变化,时刻注意防范各种风险。
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迅速扩大 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的另一个特点是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迅速扩大。2008年上半年,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进一步加快,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333亿美元,同比增长350%。
从对外直接投资的部门构成看,2008年上半年中国非金融部门对外直接投资258亿美元,金融部门对外直接投资85亿美元。
从投资目的地看,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去向依次为亚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拉丁美洲及欧洲。其中,对亚洲地区的投资占88%,对北美洲和欧洲地区的投资分别占5%和1%。
从投资的行业分布看,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涉及批零贸易、资源开发、公共产品、生产制造和设计研发等众多领域,其中,在商务服务、矿产开采、电力资源供应及制造等行业的直接投资较为集中,2008年上半年对以上四个行业的投资额分别占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75%、10%、6%和3%。
从投资方式看,国内有竞争力的企业更多地采用收购兼并方式进行对外投资,跨国并购趋于活跃。2008年上半年,以并购方式实现的对外直接投资占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的62%。
证券投资呈现净流入态势 受境内机构对外证券投资回流影响,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中国证券投资呈净流入态势,2008年上半年,这一趋势得以延续,净流入198亿美元(上年同期为净流出48亿美元)。
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中国对外证券投资由净流出转变为净流入。其中,对外股本证券净流出1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8%;对外债务证券投资净回流159亿美元(2007年同期为净流出100亿美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认为,中国证券投资呈净流入态势的主要原因来自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美国、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增长放缓、投资收益降低,美国次贷危机不断发展,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对外证券投资风险加大;二是受中国宏观调控政策影响,银行外汇流动性趋紧,为满足海内外汇贷款需求,商业银行大幅减少对外证券投资。
同时境外对中国证券投资净流入减少。报告指出,2008年上半年境外证券投资净流入同比下降51%。其中,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股票募集资金38亿美元,下降49%;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净汇出0.7亿美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认为,境外对中国证券投资下降的主要原因是:2008年企业境外上市规模相对2007年明显下降;国内资本市场价格和交易规模大幅回落,对境外投资者吸引力减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境外投资者资金紧张,对中国证券投资减少。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