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机构相继进驻深圳金融中心区合作更趋紧密。本报记者何俊摄 |
金融危机蔓延粤港“抱团取暖”,多方人士建议金融合作再提速
建珠三角超级经济区抗“海啸”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因为相近相亲的地缘血缘,因为独特的资源禀赋,还因为有先行一步的优势与勇气,广东30年的恢宏史诗,很多章节都与香港有关。粤港一脉的动人诗篇,正越写越精彩。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温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重温粤港合作的30年,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热血澎湃的历史脉动,这正是我们走向未来、创新圆梦的动力。
金融海啸蔓延肆虐,全球出现“抱团取暖”态势,而在世界经济面临重大变局的新形势下,粤港深化金融合作也动作频频。
在日前于香港举行的“国际都会之管理”研讨会上,香港特首曾荫权表示,虽然无法预料此次金融危机影响有多深远,但无须过分悲观,香港会继续加强与广东及深圳的合作,组成珠三角超级经济区域。
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此次金融风暴对全球金融体系形成巨大冲击,欧美国家受创甚深,恢复尚需时日。在此过程中,有望成为幸存者的香港及内地如果能够抓住契机深化粤港合作,可以发掘新的机遇及继续拓展新兴市场,有利于抢占未来金融业发展的制高点。
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海啸,让全球金融市场陷入了困顿。
“借助危机巩固香港金融中心地位”
但在曾荫权看来,此次金融风暴,既是危机,也是机遇,可捕捉机会巩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10月中旬,在香港立法会发表2009年施政报告时,曾荫权表示,香港与内地在经济融合方面不断加快步伐。香港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扩阔视野,与珠三角地区高度整合,成为区域经济体系,参与全球化市场竞争。
对此,中银香港高级经济研究员黄少明表示,金融风暴中,以美国为主的金融规则已经崩溃,新的规则体系需要重构。美国、欧洲都已元气大伤,恢复需要时日。在此过程中,有望成为幸存者的香港及内地,自然机会多多。
“在全球出现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新形势下,深化粤港金融合作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广东省港澳办有关负责人认为,广东是全国经济金融大省,拥有丰富的金融资源,金融需求旺盛,金融市场活跃,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天然腹地。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亦表示,金融服务业是香港四大经济支柱之一,香港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银行业务、证券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均位居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前列。深化粤港合作可以发掘新的机遇及继续拓展新兴市场,今后粤港双方将本着“互助”、“互补”和“互动”的精神,共同推进粤港金融合作。
金融良性互动格局显现
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着香港与广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共同繁荣,两地的合作更加紧密,目前,粤港金融业已初步呈现出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统计显示,在银行信贷市场方面,到2008年9月止,港资银行在广东设立了81家营业性机构,总资产近1000亿元人民币,是2003年初的5倍,占全省外资银行总资产的50%以上。在外资银行各项主要指标排名中,港资银行有4家位居前6名,整体优势突出。
在资本市场方面,截至2008年9月,共有66家广东企业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与此同时,广东金融机构也积极进入香港资本市场拓展业务。广发、招商、中信3家证券公司先后在港设立分支机构并获得香港证监会颁发的证券经纪和投行业务牌照;南方基金公司的南方全球精选配置基金成为全国第三只基金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产品;中国国际期货、金瑞期货和广发期货已在香港设立从事期货业务的子公司……
“粤、港、深的金融合作是改革开放的应有之义和自然延伸,在金融风暴之前已经开始并已部分实现,香港自内地进口以人民币结算的事已经提上议事日程,与之同时提出的人民币在港发行也已实现。”中银香港高级经济研究员黄少明分析说,接下来,三地经济及金融融合还会一直进行下去。
打造珠三角超级经济区
事实上,深化粤港金融合作,是实现粤港全方位合作的重要一环。最近,香港特首曾荫权多次提出,将继续与广东及深圳等地合作,以组成珠三角超级经济区域。
“珠三角都会区已经完成‘城市向心体系’构建,处于都会区形成的中级阶段,从现在开始的20年,是加速粤港经济整合,打造世界级珠三角都会区的黄金时期。”香港智经研究中心报告认为,珠三角有望发展成为中国第一个世界级都会区。
“如果粤港合作做不好的话,香港将有可能失去和大陆经济快速对接、快速融合的一个良好的跳板。因此香港有可能在东盟经济发展中边缘化。同时,对于广东甚至珠三角来说,其发展成本也很可能会成倍地增加,从而很可能错失很多发展的良机。”
北京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于鸿君教授认为,粤港合作其实就是通过香港和广东的合作,推动香港和内地的合作,从而构建出极具全球竞争力的中华经济体。
本报记者孙君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