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媚的阳光似在关注着这个场景,它透过机关小礼堂的窗户,映照在一个个专注的面孔上。此时,来自全国的数十名专家、教授,正在对该部研制的“通用雷达方位标定系统”进行成果鉴定。台上,该项目的负责人,某旅修理所张泽建大校沉着地应答专家们的提问。
鉴定会结束了,一位老将军走过来,动情地握着张泽建的手,对身边的旅长、政委说:“一个基层作战部队竟然完成了这样重大的科研项目!难得啊……”掌声响起,大家又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张泽建。
张泽建是1990年主动要求到旅修理所工作的。修理所不大,但承担着全旅的指挥仪、车辆等装备维修任务,修理所的每一个专业技术人员都是武器装备的“保健医生”。
初冬的一个深夜。正在熟睡的修理所技术员陈峰被一阵电话铃吵醒了,一看表都快凌晨两点了。
“老陈,我是张泽建,打扰你了,我碰到一个难题,有一张重要的电路图我搞不懂,你是这方面的专家,过来咱俩研究研究!”张泽建显得十分着急。
放下电话,陈峰赶紧起床朝张泽建家走去。刚走到半路上,他发现张泽建竟然拿着手电筒来接他了……一个多小时后,问题全部解决,张泽建才洗漱睡觉。
这只是出现在张泽建生活中极为平常的一幕。
工作中遇到问题,张泽建可以不吃不睡,但一定要把问题弄明白。他说:“搞科研没有豁出去的精神是干不出成果的。一个称职的科技工作者,不仅要专业精通,业务娴熟,还必须要有在困难面前表现出的极大忍耐和不懈坚持。”
由于长期“夜战”,他得了神经性皮炎,稍一劳累就浑身发痒,医生多次催他住院,但他始终没有离开自己的岗位。
修理所承担着单位装备技术革新的任务。革新老装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张泽建如同一个向极限挑战的举重运动员,可能一举打破纪录,被鲜花环抱,也可能因失败而受人嘲笑,甚至被杠铃压倒。
那年6月,部队装备了某新型火控雷达,该雷达配有激光测距、电视跟踪、多种抗干扰技术的雷达系统和计算精度很高的火控系统,是集光电、机械、指挥仪于一体的先进装备。当时新装备的教材还没有下发,维修风险大,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巨大损失。一些兄弟部队宁可等工厂派人来修,也不愿意冒风险自己修。
然而,新型火控雷达的解算仪却经常在复杂环境中出毛病。解算仪就好比一个人的大脑神经,一旦出了问题,高炮不仅打不准,还有可能在实弹射击时产生危险。
要想及时控制并掌握解算仪的故障规律,当务之急就是要研制一种便携、快捷的故障判断测试仪器。部队首长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张泽建。
第 1 2页
这个课题任务当时在国内还没有这方面的研究,更没有现成的资料可供借鉴。
张泽建认为虽然以前没有人遇到过此类问题,但经过仔细分析,他认为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6月的训练场被火辣辣的太阳炙烤得冒着热浪。张泽建带着技术人员挤在温度高达45℃的雷达方舱里,不厌其烦地对系统进行反复设计和修改。汗水浸泡的迷彩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从启封、试机开始,一步一步摸索使用维护方法。不懂的就查图纸,不熟就反复练。
两个月过去了,问题还没解决,研制进程一时陷入了困境。“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呢?”张泽建怎么也琢磨不透,心急如焚。
那段时间,他茶饭不思,失败过多少回连他自己都记不清了。经常是突然想起一个主意,半夜三更爬起来就往雷达方舱跑,一干就到天亮。
为了搞清新装备的各种性能参数,张泽建先后两次到厂家向专家请教。一位专家随身带着个小本本,上面记录着许多珍贵的资料,但不轻易给人看。为了获得这些资料,张泽建虚心向专家求教,工作中,主动给他们打下手,干力气活;并利用点滴时间,谈装备上的问题,请教解决办法。那位专家终于被感动了,拿出了倾注多年心血的小本本,感慨地说:“遇到你这样肯钻研的人,真是没办法。”
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果实。终于在那年8月研制成功了解算仪故障判断测试仪。他还根据自己掌握的第一手资料,与战友们整理编写出《解算仪故障50例》,被总参兵种部编入专业训练教材。张泽建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微笑。
从此,张泽建犹如一座蓄势待发的火山,终于找到了喷发的山口,他那岩浆一般的创造激情,势不可挡地汹涌而出。
2004年,他针对官兵们反映的某新型雷达火控系统存在的电视跟踪能力差、缺乏夜战能力等问题,历经4年研制出的“某新型雷达红外电视跟踪系统”,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紧接着,他牵头研制的“火控雷达快速校射系统”,实现了射击偏差的快速校正,该项目不仅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而且已在全军推广……
这一个个成果、一本本证书,犹如一束束光芒,冲出乌云,拨开了张泽建眼前的一层层迷雾,那神秘的革新“峰巅”,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
第 1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