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新闻网
地震预警的现实选择
作者: 钱钢
在汶川地震后思考地震预警问题,笔者以为,下列诸点尤为重要:
一、改革巨灾应急体制。政府在灾难预警中处于最关键位置,在现实条件制约下,政府肩负有限责任,但必当全力以赴。
二、给地震科学研究充分的学术自由。政府的责任归政府,科学的天职归科学。要让地震预报工作者免于恐惧,放手工作,向灾害情报系统大胆预报。地震预报队伍,既包括目前政府地震系统的地震工作者,也包括所有科研机构和民间潜心地震预报的人士。在科学尚在攻关的现实下,“虚报”和“漏报”均应免责。
三、增加震情信息开放度。全国和各省的地震活动背景、长期地震活动趋势、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应编成面向公众的通俗宣传品。中期预报意见,应在媒体向社会披露,通过政府部门、科学界各种非政府组织向公众进行防震科普宣传。
四、减压。当前特别需要减压——政府给科学界减压,社会给政府和科学界减压。地震预警通过政府、科学界、社会三重不同角色的互动实现。理解预警需要成本,共担必要代价。
五、建立预警过程的“复盘核查”制度。预警的决策结果必须允许失误,但预警的决策过程决不容存漏洞。笔者呼吁,启动汶川地震预警问题研究,化惨痛教训为公共治理的宝贵知识资源。
(本文作者为《唐山大地震》一书作者,本文摘自其论文《地震预警初探》,有删节,全文发表于财经网)
来源:南方周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