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块已有200年的古匾寓意南方风调雨顺
随着一块古代红石牌匾于近日被四个年轻人抬进村委会,重新获得保护,东莞茶山镇横江村71岁的村民袁伟坚笑称:“从现在开始,我可以睡上安稳觉了。”而此前,为守护这块古匾,他48年都没睡好。
隔三岔五起床“夜游” 这块古匾制作于清嘉庆丁卯年即1807年,长高厚分别为152厘米、41厘米和16厘米,上面刻有“瑞霭南天”四个大字,系安放在村南面门楼上的牌匾。1959年,袁伟坚辗转于附近乡镇参加水利工地的劳动,虽然离家不远,但一年多没回过家。
等他来年回到家里时,发现门楼已经被拆掉,拆下来的材料用在了修桥铺路上。他到新修桥新铺路的地方遍寻这块古匾,结果,在离家一里多路的一个叫隔海庙的地方,意外地发现它被人遗弃在隔海庙的荒地上。袁伟坚便拿定主意,要守护好这块古匾。
从此,隔三岔五地,袁伟坚睡到半夜时,必定要起来去到隔海庙,看看古匾是否还在。妻子很是不解,几番追问,袁伟坚才道出了事情的原委。妻子用行动支持了他的做法,时不时还提醒他到隔海庙去。
48年来,隔海庙那个地方做过砖瓦厂,村民还在那里搭过简易建筑,建过晒谷场,古匾也被挪动过几个地方,但袁伟坚“夜巡”古匾的习惯从来没有改变。他表示,如果不去隔海庙的晚上,也睡不踏实,心里老惦记着古匾。
将成村中“镇馆之宝” 袁伟坚没多少文化,对文物的价值和相关法规也了解甚少,48年守护一块古匾,他的出发点很朴素:古匾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是村民大家共有的。
“文革”时期,古匾被认为是“四旧”,他没敢声张,只是悄悄地守护着它。改革开放后,村民忙于赚钱,村委会忙于发展经济,所以尽管袁伟坚前后四次建议村委会保护古匾,前三次都没有得到当时的村领导重视。而这次,村领导组织人员把古匾抬进村委会,并给它去除泥土、油污,“瑞霭南天”四个大字才得以重见天日。
“"瑞霭南天"就是中国南方风调雨顺的意思”。村领导表示,将来建村史展览馆,古匾可用来作“镇馆之宝”。 (朱朝旺、梁湛彬) (来源: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