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王立彬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我国耕地保有量到2010年和2020年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在人口增长,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时期,为什么必须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
目前,我国人均耕地只有1.39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却承载了占世界22%的人口。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增地减”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最突出的矛盾。同时,近年来,我国部分耕地质量降低,在农业科技没有重大突破的情况下,粮食单产持续提高难度加大。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保有相当数量和质量的耕地。>详细
新华网北京10月30日电(记者王立彬)《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共提出15项调控指标,其中6项约束性指标突出了耕地保护与控制用地的核心管理意图。>详细
新华网北京10月29日电(记者王立彬)国土资源部强调指出,各地要科学分解并层层落实《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土地利用主要指标,坚决防止通过规划修编减少耕地保有量、减少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新华网北京10月31日电 新闻分析:我国耕地何以必须坚守18亿亩红线
新华社记者王立彬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我国耕地保有量到2010年和2020年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在人口增长,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时期,为什么必须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
目前,我国人均耕地只有1.39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却承载了占世界22%的人口。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增地减”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最突出的矛盾。同时,近年来,我国部分耕地质量降低,在农业科技没有重大突破的情况下,粮食单产持续提高难度加大。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保有相当数量和质量的耕地。
守住18亿亩耕地,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基本需要。根据各种指标综合预测,实现中国粮食基本自给的耕地面积,最低就是18亿亩。满足《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提出的202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5.4亿吨以上的目标,也至少需要18亿亩耕地。因此18亿亩耕地是粮食安全的基本资源基础。
守住18亿亩耕地,是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的需要。我国有8亿多农民,耕地是农民安身立命之本。长期稳定的土地承包关系,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根本保证。如果耕地减少过快,在就业岗位和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情况下,将会产生大量“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农民,对社会经济发展遗患无穷。
守住18亿亩耕地这条红线,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践证明,以资源约束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严格保护耕地,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强化土地供给的刚性,可以有效抑制建设占用土地过度需求,促进形成节约集约用地的“倒逼机制”,促使经济发展方式向节约集约型转变。
守住18亿亩耕地,还有利于稳定生态环境建设成果。耕地不仅具有生产功能,还具有显著的生态和景观功能。最近一个历史时期,为了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减少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生态建设还要占用一部分耕地。因此,严格保护耕地,可以减少土地过度开发带来的生态问题,保障生态环境建设成果的稳定。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