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柏林10月31日电 专访:金融危机为推动投资新能源等创造机会——访德国专家米兰达·施罗伊斯
新华社记者郑启航
“金融危机为世界投资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创造了机会,”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环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米兰达·施罗伊斯教授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这样说。
施罗伊斯认为,金融危机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蒙受巨大损失,将削弱各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财力和政治意愿。另一方面,金融危机让全球投资者关注那些安全且有长期增长前景的投资领域,如新能源领域和能够提高能源效率的行业。
“金融危机让人们更加关注能源效率的提高,因为提高能效意味着降低成本,”她说。
施罗伊斯同时认为,金融危机为中国加大对新能源及提高能效行业的投入提供了机会。她说:“近年来,中国已在提高能效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要想在未来更具竞争力,能源利用率还需进一步提高。”
“在目前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需加大投资力度促进经济增长,而投资新能源以及提高能效的行业既有利于当下经济发展,同时也对未来中国经济增长非常有利,且中国有实力加大这一领域的投资。”施罗伊斯说。
施罗伊斯称赞说,中国10月29日公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体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治意愿”,而强有力的政治意愿和中国不断增强的科技研发实力必将让中国在未来成为这一领域的领先者。她还说,中国建议发达国家拿出至少相当于其国内生产总值0.7%的资金来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这是“一件好事”,也具有“现实可行性”。
施罗伊斯还对白皮书中提出的建立一种新国际技术转让机制的建议表示赞同。她认为,目前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国际上虽然有清洁发展机制来实现资金和技术转让,但该机制存在项目太少、速度太慢等缺陷。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