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凭什么涨如放箭降如拉纤
据《信息时报》报道,10月30日,记者从消息人士处获悉,受国际油价大幅度回落压力,相关部门已拟定三套成品油零售价下调方案上报审批,11月中旬前有望下调。
这到底是真心降价,还是搞缓兵之计,或者赚“时差利润”?公众的这种质问是有道理的:现在才报批下调方案,到11月中旬有望到位,谁知道那时国际油价会怎样?
一直操纵油价的欧佩克等机构不是吃干饭的,他们已经采取限产、减产等措施,以保证产油国、炼油国的利益。
退一步讲,即使国际市场近期保持平稳,成品油价格下调成行,那么在这几十天的“时差”里,国人又已贡献给油企多少利润?
在此,请有关部门回顾一下国内油价是怎么上去的!说“一夜之间”固然有些夸张,但说反应迅速应该差不多,常常是国际原油价格一升,国内市场随即作出反应,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完成了“多级跳”,一直保持到现在的高价位上。
那么,国际原油价格是何时开始下滑的呢?从今年7月份国际油价“冲峰”以后,受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市场价格就一路下行,跌幅甚至超过了四成。饱受高油价之苦的中国“有车族”,总以为油价也能随行就市——像迅速上涨一样急速下跌,可油价几个月来却一直没有变化,直到公众表现出强烈不满后,才有了这蜗牛般的降价行动。
通常来讲,在经济全球化、国际化的时下,反应迟钝、蜗牛速度是要吃大亏的,但这并非对所有人都适用。比如我们的垄断油企——他们在成品油价格上调时绝对反应灵敏、动作迅捷,可在下调时却成为蜗牛,其理由是“保持国内成品油市场相对稳定”。
上涨如放箭,下跌如拉纤,难道上涨时就不要“相对稳定”了吗?
今年7月15日,加拿大航空公司出台规定,对每位旅客第二件托运行李加收25加元附加费。理由是今年夏季油价飙升,一度达到每桶150美元上下。9月18日,加航取消了该规定。原因很简单,油价已经跌回到每桶100美元以下。一项规定竟然只存在两个月零三天,这在国内恐怕是不可能的,看看现在的油价也就知道了。
本报特约评论员成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