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晓东)10月31日,第九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落下帷幕。本次西博会上,作为地震重灾区的绵阳市签约项目125个,引资总额达285.1亿元;实现贸易签约1.8亿元。
在本届西博会上,绵阳围绕“中国唯一科技城、四川省副中心和灾后重建重点地区”等特色,通过展厅展示和推介活动,展现了绵阳丰富的资源、广阔的市场、优惠的政策、良好的环境和务实的作风,“科技绵阳、机遇绵阳、安全绵阳、美丽绵阳”的理念深入人心,吸引了更多投资者来绵投资兴业。
整个西博会期间,绵阳共签约项目125个,签约总金额达285.1亿元。其中:一产签约项目3个,投资额6.27亿元;二产签约项目99个,投资额207.16亿元;三产签约项目23个,投资额71.67亿元。签约项目主要涉及农业产业化、电子信息、轻化纺织、建冶机械、能源环保、医药食品、商贸物流等产业领域,主要以灾后重建投资项目为主。签约项目呈现出合作领域宽、单个项目投资规模大、独资项目多、地区分布多样化等特点。
签约总额在5亿元以上的项目有浙江围海控股集团投资10亿元在江油市建设的龙凤水电站项目、上海多门公司投资8亿元在农科区建设的电机设备项目、上海闽兴投资担保公司投资6亿元在高新区建设的投融资担保项目、四川筠心实业公司投资6亿元在北川建设的竹纤维加工项目、广西西联物流公司投资5亿元在涪城区建设的现代化物流园区项目、上海闽兴投资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在高新区建设的物流基地项目等。
从签约构成方面看,绵阳高新区完成42.9亿元;经开区完成39.69亿元;农科区完成31.546亿元;江油市完成26亿元;涪城区完成25.8亿元;游仙区完成24.82亿元;科创区、安县、三台、北川、盐亭、梓潼、平武、仙海区也成绩斐然。绵阳贸促会负责人表示,在地震后不到半年时间就吸引了众多的企业和资金到绵阳落户,这说明了绵阳充满投资价值,众多投资将加快绵阳灾后重建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