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名刊精品 > 《瞭望》杂志 > 《瞭望》精彩报道

期待百万三峡移民安稳致富

  《瞭望》文章:期待百万移民安稳致富

  库区人多地少、就业岗位不足等矛盾未根本缓解,安稳致富仍然需要库区强力“突围”及国家层面的大力扶持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张桂林皮曙初

  本刊记者走访看到,如今三峡工程移民“搬得出”的目标基本实现;移民迁建基本结束以后,百万移民安稳致富成为库区当前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积极致力于构建三峡库区和谐稳定发展的经济社会支撑体系,努力破解“产业空虚”,多途径解决移民就业和生计问题,库区产业发展逐渐起步,百万移民踏上了安稳致富的新征途。但库区人多地少、就业岗位不足等矛盾未根本缓解,移民安稳致富仍然需要库区强力“突围”及国家层面的大力扶持。

  移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

  三峡库区工作重点正在向产业发展转移,促进移民就业、致富。经过多年的负重前行,库区经济总体实现了由“破”而“立”,目前库区产业逐渐兴起,移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移民就业出现转机。

  三峡库区移民迁建以来,库区农村交通、农林、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普遍有所改善。截至去年底,仅重庆库区就已经建成乡镇移民公路1735公里,建成移民柑橘果园6.4万亩和4个优良种畜繁育基地,帮助7万多移民发展致富;完成移民后期扶持项目1040个,近30万移民从中受益;农村移民需转移的11.94万人中已实现转移就业8.24万人;通过后期扶持,关系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最现实、最急迫的困难问题逐步得到缓解,农村移民收入逐年增加。统计表明,重庆库区农村移民人均纯收入从2004年的2535元增加到2007年的3782元。

  移民搬迁后,库区城镇移民居住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人均住房面积较搬迁前增加了十余平方米,达到25平方米以上,移民就业状态也逐渐好转。从2006年开始,重庆市提出让每个城镇三峡移民家庭至少有一人拥有工作岗位,每个农村移民家庭至少一人在非农产业实现就业的计划,这一计划使近1万名受帮扶的城乡移民实现了就业和转移就业,重庆库区移民“零就业家庭”去年就已经全部消除。

  今年以来,重庆市又实施移民区县“千名劳务经纪人、千名移民致富带头人培训、培育”工程,目前共培育移民劳务经纪人和致富带头人2100多人,带动4.3万名三峡移民实现就业。

  重庆库区还通过对口支援、职业教育促进库区劳动力转移,组织三峡库区向重庆主城区输出劳动力近5万人,向对口支援省市输出劳动力6万余人。上万名三峡库区移民子女还能享受免费中职、高职教育,大批掌握劳动技能的移民子女走出库区,在重庆主城区及沿海地区找到了工作。

  随着产业发展,库区城镇移民就业服务网络逐步完善,移民就业出现重大转机,2007年底重庆库区城镇35.09万移民劳动力已就业24.6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从2004年的20%降至9.3%,城镇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428元。

  人多地少、岗位不足矛盾仍突出

  根据三峡工程建设规划,三峡水库175米蓄水以后,最终淹没库区耕园地36万亩,移民安置区内的城集镇、居民点、工矿企业及基础设施复建占用7万亩耕园地,加上近几年库区城镇建设、地灾治理、工业用地,库区丧失的耕园地总数达45万亩以上。耕园地严重不足使库区部分农村移民生计受到很大影响。

  据重庆市移民局调查,目前重庆库区农村移民人均耕地面积仅0.58亩,其中40%的后靠移民耕地在0.5亩以下,不足0.3亩的有2.8万人,而且相当一部分土地因坡度大、地力贫瘠,基本失去利用价值。

  库区移民干部认为,1999年移民政策实施“两个调整”以后,20余万农村移民外迁出库区,大大缓解了后靠安置容量不足的压力。但目前库区“人地矛盾”仍然表现得十分突出,尤其是外迁政策实施前就已经后靠安置的部分农村移民,因土地匮乏生活水平下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此外,由于库区“产业空虚”仍未根本破解,移民本身缺少技能,缺乏就业竞争能力,导致城镇移民生活水平仍然低下,部分移民生计困难。直到去年重庆库区城镇未就业人数仍然有23万人,其中移民超过11万人。破产关闭的淹没企业职工16.2万人中,还有9万人需要再就业。城镇占地移民8.5万人,虽进行了一次性货币安置,但仍有40%的人没有就业门路。去年,重庆库区城镇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全国人均数的46.6%,其中占地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4261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0.9%。城镇移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077元,恩格尔系数为44.1%,远高于全国城镇居民的36.3%的水平,城镇困难移民中仍有14.5万人享受低保。

  需构建支撑体系

  近年来,三峡重庆、湖北库区以“三有一新”为目标,着力构建促进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支撑体系。目前,正在加紧构建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加快库周交通、港口和码头、铁路、旅游支线机场、骨干水源工程、农田水利、农村电网改造与建设,改善库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构建生态安全支撑体系,发展生态产业、提高库区森林覆盖率、加强库区水环境治理、消落区整治、加快库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促进库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构建产业发展支撑体系,加快库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立足资源优势,突出产业特色,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工业、旅游业及商贸物流业等。

  根据重庆市的规划,在上述支撑体系的强力助推下,近期到2012年,为三峡库区移民安稳致富奠定良好基础,搬迁安置遗留问题得到妥善处理,移民生产生活水平达到重庆市平均水平,库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00美元,农村移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元,城镇移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00元,城镇化率达到55%,城镇移民登记失业率小于4%。

  远期到2020年,移民安稳致富取得明显成效,库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基本实现城乡均等化,产业空虚和移民就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库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000美元,农村移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000元,城镇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000元,城镇化率达到70%,城镇移民登记失业率小于3%,移民基本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通乡村公路通畅率、城乡供水用电保障率、劳动力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农村广播电视和乡镇综合文化设施覆盖率均达到100%。

  此外,针对三峡库区生态承载能力有限的问题,有专家学者和库区干部也提出,三峡库区目前的总人口已达2000多万,其中水库保护区范围内的人口总量在千万以上,三峡库区原本就是我国著名的连片贫困区,移民搬迁后,要在脆弱的生态条件下,一方面保护好“一库清水”,一方面要解决好千万人口的生存、百万移民的致富问题,治本之策就是在继续“减人”上下功夫,着眼于三峡水库生态安全及库区长远的稳定、和谐,国家可以考虑在水库保护区范围内实施一定规模的生态移民。

  接受本刊采访的多位库区干部认为,在三峡水库保护区范围内实施生态移民,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一方面库区两省市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应该把劳动力转移和生态移民相结合,加快推动库区农村劳动力通过进城就业转移到非库区的城市落户;另一方面,国家应该尽快建立三峡水库生态补偿机制,让三峡工程发电、防洪受益较大的发达地区承担一部分人口转移责任。□

(责任编辑:杨建)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矛盾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