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第七届茅盾文学奖颁奖仪式在桐乡乌镇举行,周大新、贾平凹、麦家、迟子建四位获奖者提前两天来到乌镇,虽然接受这一殊荣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情,他们此行却是非常默契地选择了低调,甚至关掉了手机。不过在昨晚的“文学与未来”专题演讲会上,四位获奖者却带着激动的心情倾诉了他们的文学情怀。
对于周大新、贾平凹、麦家、迟子建四人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虽然外界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他们的作品还是经得起考验的。56岁的贾平凹成名很早,他的作品多次入围茅盾奖却落选,本届终于以《秦腔》高票夺魁也在情理之中。文学评论家谢有顺说,“他是个善于讲故事的作家,但在《秦腔》中一反过去用情节结构小说的路子,而用琐碎的细节、语言来推动整个叙事。我很高兴,评委们用睿智的眼光,肯定了这种艺术冒险的重要价值。”不过,这部作品实在不怎么好读。谢有顺说,茅盾文学奖是要立一个新文学标杆,文学上的创新,总是对阅读趣味的反叛。
作家迟子建出道很早,绝对是个得奖专业户,现在,她有3个鲁迅文学奖和1个茅盾文学奖在握,令人不敢小视。在这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她以一位年届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女人的自述口吻,讲述了这个弱小民族顽强的抗争和优美的爱情。以小人物关注历史的视角是她的独到之处,也是读者们最喜欢的。有“平民作家”之称的河南籍作家周大新同样是一位低调的作者,他的作品《湖光山色》也是乡土题材,会让人想起沈从文的《边城》。从提名到获奖,《暗算》一直都有争议,但很多人认为这是本届茅盾文学奖最大的亮点,麦家获奖倒有些“冷门”的味道。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茅盾文学奖对贾平凹这样有争议的作家的宽容和理解,对麦家这样的后起作家独树一帜写作的肯定,都是开创性的,这对文坛未来的发展将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但不可忽视的是,这四部作品并不是人们印象中的炙手可热的畅销书。从图书市场的反映效果看,贾平凹因为他的名气作品销量还算不错,《暗算》因为电视剧的缘故借了“搭车”的光,相比之下迟子建和周大新的作品则并没有体现出与获奖相匹配的销量。茅盾文学奖作为专业性的文学奖项,叫好又叫座的情景依然还没有出现,如何让作品去贴近现实、贴近读者,依然是中国作家需要努力的方向。
(盖云飞) (来源:沈阳晚报)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