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广州11月3日电(记者赖少芬)在广州做饰品生意的陈菲刚刚结束了六天的日本之旅,因为去年秋天去日本度蜜月时留下了美好回忆,陈菲特意在今年10月给自己放假故地重游。
在目前中国每年数以千万计的出境游大军中,陈菲只是普通的一员。
国家旅游局8月发布的消息称,中国每年出境的公民超过4000万人次,他们的足迹已经遍布世界各地135个国家和地区。
改革开放之初,出境游对很多中国人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如今,曾经的“奢侈品”成了很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经济发展让中国人“看世界”的脚步越走越远,人们也在旅游中学会了休闲和享受生活。
中国游客的脚步遍及世界各地 上世纪80年代前,很多中国人都没有“旅游”的概念,直到90年代,百姓才开始有了旅游的意识,国内游逐渐兴起并日益红火,当时景点不多,北京、西安等名胜古迹多的地方成了少数几个热门的旅游城市。
“那时能去一次北京是非常了不起的,身边的人都会很羡慕你,去过首都,去过天安门。”退休教师曾惠玲对自己年轻时第一次去北京旅游印象深刻,曾老师说,上世纪90年代,能在天安门和长城留个影,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那时去一趟北京是很多人的梦想,而出境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中国人最早的出境游起源于1983年,香港、澳门对内地居民开放旅游后,广东地区的“港澳探亲游”成为出境游的开始。当时赴港的探亲旅行团实行严格的“配额制”,每次出去还要经过烦琐的程序,国内办理出境游的旅行社,一路要盖几十个章才得到批准。
广东潮州人黄乐杰始终记得20年前首次去香港的情景,当时他去香港探望多年不见的姑妈,让远亲近邻羡慕不已,纷纷托他捎带点“香港货”。“这个亲戚托我带一条金项链,那个朋友请我带个手表,还有人要我带些药。”黄乐杰说,那时候谁家有一点“香港货”,就有了向别人炫耀的资本。
如今,昔日高不可攀的“天堂”已经变成触手可及的“邻居”,内地居民从初时到香港的“见识见识”,发展到现在的“疯狂血拼”,尤其是一些喜欢购物的广东人,一个月要去香港几次,对香港的熟悉程度不亚于自家城市,成了地地道道的“香港通”。
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人们出境游的目的地也不仅仅局限在港澳地区,截至今年8月,已开放的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有135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游客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每年的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黄金周,在悉尼歌剧院、埃及的金字塔、日本富士山等世界各地的风景名胜,经常可见出游的中国人。
旅游,不再仅仅为了“旅游” 随着中国人的脚步越走越远,人们旅游的心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港澳自由行开放以来,便捷的港澳游大大丰富了内地居民的娱乐休闲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去香港不再仅仅为了旅游,很多人去香港购物,有人为了看一场偶像的演唱会,或者是到书展凑一下热闹,也有人是趁最新的大片上映到香港抢先观看,甚至广东的居民只是为了与香港的亲朋好友喝早茶。
在外企工作的林怡说,现在出境越来越方便,能去的地方也越来越多,人们出去早已不是为了“到此一游”,她有朋友专门去韩国整容,也有喜欢收集文物的朋友专门去欧洲看博物馆,而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国去度蜜月。
从事多年导游工作的林先生感慨地说,以前人们是为了旅游而旅游,每到一个景点,匆忙留下一张“到此一游”的照片,如今,旅游对很多人来说是“享受世界”,这是一种人生态度的转变。
目前,旅游也不仅仅是年轻人的“专利”,在很多旅行团中,经常可以看到银发一族结伴出游。广之旅国内游总部副总经理文爽说,随着人们养老观念的变化,年轻人孝敬父母的方式不再局限于物质手段,而是更加关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很多子女请父母出游散心、锻炼身体,老人家也欣然接受这种“花钱买享受”的做法,而这在以前,很多老人都会认为是浪费钱。
广东中旅新闻发言人王坚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的目的正逐渐多样化和个性化,二十年前,旅游仅仅是因为好奇、见世面,如今,旅游是随意随心的,已从传统意义上的观光转变成休闲度假、享受生活,还有不少人是为了增长见识、磨炼意志、与人交往,出游目的发生了深层次的改变。
从“到此一游”到个性化旅游 旅游业发展初期,游客主要的出游方式是跟团,由导游举着小旗子引导参观,如今,很多人不再满足于这种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探险游、深度游、体验游等占据了旅游市场的大半江山。
目前在中国的很多大城市中,户外爱好者选择背起行囊,避开游人群密集的景区,以露营、攀岩、蹦极、漂流、滑翔等形式来度假,这种充满挑战的旅游方式受到很多追求个性的年轻人的喜爱。
从事广告设计工作的张家伟是户外自助游的爱好者,经常在假期约上三五个朋友一起去户外自助探险。张家伟说,跟旅行团出游必然是去一些热门景点,这种安排摆脱不了“上车睡觉,下车观光”的老套,让人感觉乏味。而户外自助游就新奇和自由得多,虽然很累,但完成行程后会有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而且每一次都会有新的体验。
在网上邀一群素未谋面的“驴友”跋山涉水,驾一辆小车前往一个陌生的城市边走边游,或者在野外搭个简单的帐篷露营几天……如今,中国人的旅游正步入个性化年代,新兴的自驾游、探险游、体验游等个性化旅游方式正被越来越多人所青睐。
在媒体工作的小许今年六月与“驴友”们去了一趟湘西凤凰,在江边的吊脚楼住了十天,吃饭、喝茶、晒太阳、发呆、和当地人闲聊……整个行程只花了2000多元,但却让小许乐不思蜀。小许说,之所以爱上这种“懒散”的旅游方式,是因为它能让心情完全放松,达到真正休闲度假的目的,同时又能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与别人交流感情,可以说这既是一种旅游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由于日常生活压力的增大,这种以旅游享受生活的方式受到了很多都市人的追捧,人们不在乎出去游了哪些景点,而更加强调休息和放松的质量,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都市人走出大城市,选择“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学农家活”的乡村游和生态游。
业内人士表示,在中国旅游业迅猛发展进程中,旅游消费正日趋个性化,旅游的休闲性和求异性已经成为人们旅游的重要内容。对很多人来说,旅游是用来调剂紧张生活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在适合自己的旅游方式中,人们得到了真正的休息和享受。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