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已尘埃落定。自1982年首届茅盾文学奖颁出以来,26年间,“中国长篇小说最高奖”光环之下的成员已达33位,近日网上一项调查却显示:近半获奖作品躺在被读者遗忘的角落,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部分作品读者寥寥 新浪网一项投票调查显示,《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等作品较受欢迎,《战争和人》、《骚动之秋》等作品遭到冷遇,《平凡的世界》获票近3000,同年获奖的《都市风流》仅百票,相差近30倍,4000余人参与投票,近半作品得票不超过200。
有网友质疑:“如今除了文学院系的学生,还有谁知道《战争和人》和《都市风流》?”记者调查了江城主要书店,发现这些获奖作品销量与网友投票排名基本一致。以崇文书城和武胜路新华书店为例,近3年来,只有《平凡的世界》等7本书销量能超200本,有20本获奖作品两店总销量未超百本,个别作品甚至一年卖不出1本(参见附表)。
在书架上,记者也难以找到当年名噪一时的作品,包括一些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内的读者表示,一些“茅奖”作品“根本没读过”。
茅盾文学奖成工具? 茅盾文学奖由著名作家茅盾捐出25万元稿费设立,该奖以推选中国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为己任,但在读者眼中,评委们认可的“最优秀”却难和“传世经典”划上等号。有评论直指茅盾文学奖为“鸡肋”,实际上沦为一些人成名的工具;一些网友则不屑那些湮没于岁月中的作品:“连20年都穿不透,能称得上最优秀?”“的确不能说获奖作品就绝对优秀。”多届茅盾文学奖评委、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茅盾文学奖由评委投票产生,这本身就是评委文学观博弈的过程,加上不同时代的评奖标准、市场形势和读者口味的变化,有些作品必然不适应时代。文学评论家刘川鄂认为,茅盾文学奖偏重宏大叙事,忽视表现个体生活的作品,缺少探索性和先锋性,在评判标准上有其局限。
呼唤评选标准回归 当代文坛并不缺少名作,如余华、王小波等人的小说,虽未获“茅奖”,但依然长盛不衰、颇有口碑。究竟怎样才能创作出真正的经典之作呢?陈晓明认为,艺术上有所突破,直面现实生活和人生,同时具有人文情怀与理想精神的作品,才能说是传世佳作。“有些评委可能连作品都没看完,怎么可能选出真正的好作品?”刘川鄂建议,在评奖过程中采用记名投票,能够增加评委责任感和评选的透明度。茅盾文学奖向追求时代精神与人文关怀回归,去选择真正贴近时代与生活的作品,是让获奖作品长保生机的根本办法。
范宁 (来源:楚天都市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