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决策杂志 > 决策杂志最新内容

安徽铜陵三次思想解放 从醒来到起来再到崛起

  一座城市的三次思想解放

  本刊记者 贺海峰

  安徽省委主要领导多次指出:“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改革的深度、开放的力度、崛起的速度”。铜陵的三次思想解放实践,为这句话作出了生动注解。

  大江东去,遇铜陵,辗转洪波朝北向,遂有李白放歌“我爱铜官山,千年未拟还”。

  历史也是一条川流不息的时间长河,铜陵在新时期孕育的解放思想、革故鼎新的独特气质,正是这条长河中的一道壮美激流。1991年11月14日,铜陵市决策层借助《铜陵报》,策划推出了《醒来,铜陵!》等政论文章,疾呼“必须解放思想,向一切僵化、陈腐、封闭的思想观念开刀”。此举一度震动海内外,而《醒来,铜陵!》随后也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成为铜陵最为耀眼的一张城市名片。

  思想解放从来不会一劳永逸,1998年、2008年,铜陵又先后发起了《起来,铜陵!》大讨论、《崛起,铜陵!》大讨论,剔肤指骨、直抵要害。

  安徽省委主要领导多次指出:“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改革的深度、开放的力度、崛起的速度。”从“醒来”到“起来”再到“崛起”,铜陵的三次思想解放实践,为这句话作出了生动注解。

  1991:醒来,铜陵!

  “铜陵这块土地太板结了,要松动松动。”1991年,时任铜陵市委书记孙树兴如是说。

  这一年5月,在传达学习安徽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时,铜陵市决策层感慨:回顾过去的10年,成绩当然是明摆着的,然而,1990年与1985年相比,全市全民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产值增长31.9%,但销售收入利税率却下降2.85%,资金利税率下降2.28%……高速度为什么没有带来高效益?为什么铜陵凡事都比外地慢半拍?为什么人们办事效率差、精神不振作,缺乏沿海地区和山东那样的强旋律、快节奏?全市大小街道,为什么就找不到一块像样的广告牌?

  时任铜陵市长汪洋主动提出:“看来要组织一场讨论活动,把大家的思想激活起来,精神振奋起来。”时年36岁的汪洋,思维超前,作风果敢。在他的倡议下,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开展一次以“理思路、抓落实、奔小康”为主题的经济思想大讨论。

  随后,汪洋专门从市直机关抽调人员,组成了一个精干的策划写作班子,以备必要的时候在《铜陵报》上发表系列社论,“刺激一下,试探一下”。他指定市政府办公室综合科科长姚焕文起草第一篇,“开篇之作,要求很高、难度很大,要一炮打响”,“要有深刻的思想、鲜明的观点、翔实的材料、有力的论证,文风要泼辣,文笔要犀利”。

  “为了消除我的顾虑,汪洋市长特别交代我放开胆子写,不要怕,有问题他负责。”在接受《决策》采访时,姚焕文对汪洋的过人胆识钦佩不已。

  9月25日,铜陵市以“万人大会”的形式,正式揭开大讨论的序幕。随后,市领导分头展开调研。调研中,他们发现,相当一些官员不是把大讨论的重点放在破除陈旧的观念上,而是急于上项目、争投资,还有一些班子护短遮丑,不敢一针见血。

  汪洋主张:“对旧思想要冲一冲!”经过反复酝酿,铜陵市委、市政府决心抛出《醒来,铜陵!》这篇揭短亮丑的文章,利用现代化舆论工具,给大讨论缺少波澜的湖面掷去一块有棱有角的石头!

  当时,有人预先翻看了文章初稿,认为有政治风险,不能发,但汪洋的态度却异常坚决:“不过我认为还是要发。”

  11月14日,三易其稿、署名“龚声”的4000多字长文《醒来,铜陵!》,赫然刊登在《铜陵报》的头版头条,市电台、电视台也相继播发。

  ——文章第一次把铜陵10年来的成绩、特别是经济效益低下的数据和盘托出;

  ——文章第一次把铜陵的短处亮出与沿江三市作比较,躬身自问:“为什么同处一江景不同?”

  ——文章挥起理性的解剖刀,从大量事例入手,对多年积淀在铜陵人身上的计划经济意识,进行了无情的解剖;

  ——文章最后深情地呼唤:“改革大潮澎湃。历史不允许我们再躺在产品经济上酣睡了。环顾神州,时不待人:沿海经济上去了,山东经济上去了,省内各地市也在你追我赶。每个有志的铜陵人都应该扪心自问:怎样才能无愧于脚下这块浸满烈士鲜血的土地?!”

  今天我们读着这些话,已经耳熟能详不新鲜了。可在姓“资”姓“社”激烈交锋的1991年,这些话却是十分刺耳的。

  《醒来,铜陵!》一文发表的前夜,《铜陵日报》现任总编刘宇飞受命熬了一个通宵,对文章进行精心编辑。他告诉《决策》,文章发表后的数天里,编辑部的电话都被打爆了。一种意见认为,此文敢于揭短亮丑,振聋发聩;另一种意见说,“大棒朝下打”,未免不公。

  11月15日、18日,《铜陵报》分别召开全市部分厂矿长(经理)座谈会、市政府部分成员单位负责人座谈会。大家都知道这篇文章大有“来头”,于是纷纷大胆直言,针砭流弊,陈献良策,各抒心迹:“搞好大中型企业不是一句话。讲起来,这也支持,那也支持,但需要支持的时候,他离你很远”;“领导工作没干好,官照当,钱照拿,这样的政策不利于改革开放”……

  与此同时,大量来稿涌到编辑部。其中有指出铜陵问题症结的,诘问:“为什么常败‘将军’常挂‘帅’?”有忧心呼唤的:“再不能贻误战机了!”还有的建言:“给出头的‘椽子’撑好‘伞’”,“解放思想请自新闻单位始”,“帮企业丢掉‘铁拐杖’”……有一封来信直接点名批评汪洋等市领导,汪洋闻讯连夜调看文章,感慨万千:“多好的市民啊,没有对铜陵的热爱之情,不出自对铜陵事业的关心,是写不出来的,也不会花费这么大的精力和心思的。”

  紧接着,市委、市政府分别召开务虚会,就自身的工作进一步找差距、刨病根。“这场讨论,既唤醒了群众,也唤醒了领导自己。”汪洋告诉记者。

  就在《铜陵报》接连推出《敢问路在何方》、《与繁昌比一比,如何》、《走出“资源优势”的误区》、《重振雄风待科技》等“重磅炸弹”之时,《经济日报》开始以异乎寻常的高调姿态转载《醒来,铜陵!》一文,并连续发表题为《醒来,不只是铜陵》的成组报道和4篇评论员文章,一夜之间将铜陵的大讨论推向全国。

  1992年1月10日,《经济日报》约请铜陵、马鞍山、芜湖、安庆等沿江4市代表座谈。马鞍山市副市长谢志平说:“这几年马鞍山优势讲多了,劣势讲少了,而忽视了优势后面往往有劣势制约着。我们市委、市政府决定,要借铜陵这把火,烧烧我们自己。”

  其后,辽宁省省长岳歧峰批示,“希望辽宁各级干部都能像铜陵那样拿出勇气和魄力,重新审视自己”;江西省省长吴官正要求江西干部学习铜陵,“从计划经济思维定势中走出来”。《经济日报》继续刊发《“西安不安了”》等文章;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则大声疾呼:铜陵“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主题,对整个安徽乃至整个华东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出了共同的命题。

  不过,囿于当时的政治环境,一些领导对此仍持观望态度。在“左”的东西依然干扰视听的关键时刻,3月25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在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力挺铜陵:“铜陵讨论改革开放,要解放思想,我赞成。大家要从小农经济的思想中解放出来,从过去计划经济僵硬的思想中解放出来,还要从封建残余思想中解放出来,大力发展经济。”

  不久,邓小平“南巡讲话”公开发表。至此,铜陵的大讨论因为完全契合时宜而放射出独特的时代光芒。

  “重新审视自己,铜陵打了头炮,但我想说,莫道君‘醒’早,更需早起人。”汪洋认为,对大讨论,铜陵必须保持清醒头脑,无论如何不能估价过高,思想解放是做好工作的先导,做好工作才是思想解放的目的。

  1992年1月14日,《经济日报》总编范敬宜也发表署名文章《“醒来”和“起来”》,他单刀直入地发问:“唤醒也好,自醒也好,醒来之后最要紧的是起来。醒而不起,与睡何异?”

  很快,铜陵的大讨论由虚转实,一场旨在彻底打破“三铁”(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思想、砸破“三铁”体制的全面改革启动。

  汪洋首先从住房制度改革切入,一口气推出了一揽子改革方案。而当地官员和群众也被他激情四溢的改革决心所感染、带动,开始从冷眼旁观转为积极投入。之后,用工制度、干部管理、机构设置、国有企业等先后被列入改革计划,改革被迅速推向高潮,铜陵沸腾了。

  “拟定方案,难得出奇;启动实施,顺得意外。”汪洋这样评价此次改革。

  1992年8月,他离开铜陵,担任安徽省计委主任、省长助理;1993年年初,年仅38岁的汪洋升任安徽省委常委、副省长。此时的铜陵,已经成为安徽改革的“领头羊”、全省极具发展潜力的城市。

  1998:起来,铜陵!

  铜陵的第二次“起来”,是在1998年。

  当时,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铜陵经济陷入了低谷:国有企业亏损面扩大,下岗待业职工增多,财政收入大幅下滑……在全省17个地市中,铜陵的位次一跌再跌。反观芜、马、宜等沿江城市,则个个生龙活虎。

  铜陵国企体质的孱弱,由此暴露无遗。而此前“醒来,铜陵”大讨论形成的一系列好思路、好举措,大多墙内开花墙外香。例如1994年,国有私营在铜陵市形成高潮,湖北、浙江等地纷纷借鉴铜陵经验。然而到了1995年,铜陵此项改革却开始降温,最后甚至销声匿迹,原先按这一模式改革的企业,又相继退回到承包经营或国有经营。

  于是有人揶揄说,铜陵的思想解放真有点像“半夜鸡叫”——醒得最早,把人家都叫醒之后,自己却又蒙头大睡。“半夜鸡叫”现象,让铜陵市决策层异常震惊。

  1998年5月,一场名为“学理论转变观念,理思路加快发展”的大讨论拉开序幕。与《醒来,铜陵!》不同,当年发表在《铜陵日报》上的《起来,铜陵!》一文,俨然是一道命题作文。

  文章署名为“正言”,执笔者是铜陵市委政研室主任助理汪春跃。接到任务时,他正在西湖镇挂职,回家一气呵成写出初稿,整整用了32页稿纸,“大讨论的目的在于重新审视自己,始终保持清醒的忧患意识,努力冲破姓‘公’姓‘私’的思想樊篱。”

  紧随其后,铜陵开启了安徽资本运作的先河。安徽铜都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铜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深圳、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铜产业第一股和安徽电子工业第一股。由此肇始,铜陵6家上市公司组成的“铜陵板块”异军突起,令人瞩目。

  2008:崛起,铜陵!

  10年,一转眼。

  2008年1月,铜陵一些有识之士再次陷入沉思:20年前,铜陵与马鞍山、芜湖相差无几,为什么现在被他们远远甩在身后?长江中游的九江、鄂州、黄石、宜昌、岳阳,区位、资源等并不比铜陵优越,为什么也能够后势先发、超越于铜陵之上呢?在安徽省政府的政策布局中,铜陵已被撇在“芜马同城化”之外,接下来会不会被“边缘化”?

  刚刚履新铜陵市委书记一职的姚玉舟,旋即谋划新一轮思想解放大讨论。曾担任马鞍山市市长多年的姚,对铜陵的市情早已了然于胸。2月19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视察铜陵,她高兴地说:从“醒来”到“起来”再到“崛起”,你们这一轮大讨论就叫“崛起,铜陵”吧!

  而此时,在铜陵投资已有7年之久的台商王文璋,却决意前往江苏盐城另谋发展。原来,由于土地问题迟迟没有解决,他的公司至今仍在租赁别人的地皮,用水、用电都由租赁方提供,仅此两项,王文璋一年就要多支付300万元。他摇头叹息:“我不知道自己脚下的这块土地何时会被收回。跟其他地区相比,铜陵这两年落后了,关键是思想太保守、观念太陈旧,特别呆板。”

  “这个样本值得解读!”铜陵市决策层获知此事后十分惊讶,“值得深思的是,为什么有的事情别的地方已经干得热火朝天,而我们还在等待观望、坐失良机?”3月26日,铜陵启动了以“观念大转变、改革大突破、全民大招商、环境大整治”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

  随后,市委、市政府就全市投资环境进行暗访与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少数职能部门政出多门、朝令夕改、胡乱收费现象时有发生,有的企业为了办到营业执照,竟然盖了近40个公章。

  5月13日,《铜陵日报》重磅推出《崛起,铜陵!》一文,其锋芒直指铜陵存在的“四大病症”:资源依赖症、创新乏力症、改革犹豫症、城市侏儒症。文章语气急切:“天作孽,犹可说;自作孽,不可活”,倘若捂病护短、讳疾忌医,那就不是实事求是、自爱自强的态度,当为热爱并寄希望于铜陵者所不取!

  同时,一场涉及行政审批制度、党政机构调整、投融资体制、国有企业、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的改革攻坚战在铜陵全面打响,并迅速取得成效。“现在,市政府大楼许多办公室的灯要亮到深夜,干部都已养成一个习惯:白天做不完的工作晚上做,办公室做不完的工作回家做。”铜陵市委宣传部一位副部长告诉《决策》,“公务员的日子再也不像以前那样优哉游哉了”。

  而原本打算一走了之的王文璋信心大增,不仅打消了到盐城投资的念头,还准备把其在宁波的一部分业务搬到铜陵来经营。

  按照铜陵市委、市政府的设想,到2012年,铜陵将在安徽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尽管还未到开启香槟的那一刻,但阻碍铜陵崛起的深层次思想禁锢已然冲破。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一个肌体强健、活力迸射的铜陵正信步朝我们走来。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